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G武商(000501)武广租金为何提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0:33 中国证券报

G武商(000501)武广租金为何提不得

  本报记者 张德斌

  武汉广场租金问题已成为G武商(资讯 行情 论坛)(000501)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最敏感的一根神经。G武商董事长王冬生日前向媒体陈说武广租金“提不得”的四点理由。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四点理由看似成立,但都经不起推敲。

  四点理由均难成立

  继银泰方面提出自行召集召开G武商临时股东大会之后,三家小股东日前提出新增议案,要求股东大会重新审议G武商与武汉广场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广公司)之间有关武汉广场商场(以下简称武广商场)的租赁合同。孰料这一议案引起了G武商董事会异常强烈的反应。

  G武商董事长王冬生日前向媒体陈说武广租赁问题提不得的四点理由:武汉地区同类物业的租金并不像议案所说的那样高;武广公司已经给G武商创造了不错的效益;如提高租金,武广公司将亏损;提高租金将导致武广公司与G武商之间发生旷日持久的诉讼。

  业内人士表示,这四点理由看似成立,但都经不起推敲。首先,G武商与武广公司关于武广商场的租赁协议签署于1995年,10年以来租金维持不变。而武汉地区10年来商业物业的销售和租赁价格,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武广商场所在的汉口繁华商业区域而论,10年前的楼盘销售价格不过每平方米二、三千元,而现在的价格早已超过每平方米一万元。10年前确定的租赁价格,现在不是应不应该继续维持,而是应该提高多大幅度的问题。实际上,议案所介绍的武汉同类物业租赁价格基本符合实际,议案提出的每平方米每天8元的租金标准,仅略高于周边同类物业每平方米每天7.5-41元的下限。

  其次,王冬生提出,前10年G武商收取租金3.81亿元,另外还按51%的比例分红(G武商持有武广公司51%的股份),两项共计净收入达到8.5亿元,已全部收回当年6.3亿元的投资,所拥有的物业也大大升值,由此说明是很成功的。

  很显然,G武商有没有从武广公司赚到钱,与是否应该提高武广商场租金没有因果关系。否则,如果G武商认为自己从武广公司赚得太多,是不是要因此降低武广商场的租金呢?

  第三,王冬生表示,如果按照议案的要求提高武广商场的租金,则武广公司将发生亏损;武广公司亏损,G武商就会亏损。有投资者提出质疑,如果只有在G武商大量减收租金的情形下,武广公司才能实现盈利,那只能说明武广公司的

竞争力根本不及周边其他商业企业。既然这样,武广公司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的所谓“体制机制优势”又从何谈起呢?

  第四,王冬生介绍说,武广商场的

商标、字号等无形资产属于武广公司所有。若武广公司外方股东不接受提高租金的要求,并且在G武商拟收回自主经营的时候不予配合、设置种种障碍,则武广商场将面临关门停业的困境,甚至还将面临旷日持久的诉讼纠纷。他表示,武广公司目前是G武商的支柱企业,武广公司的稳定发展,事关G武商的生死存亡。

  此间观察人士称,依照上述逻辑,则武广公司完全可以要挟G武商全部免除武广商场的租金,否则它就“设置种种障碍”、制造“旷日持久的诉讼纠纷”;而既然武广公司的稳定发展“事关G武商的生死存亡”,那么无论武广公司的什么要求,G武商都只能无条件地接受。

  沉默的香港德信

  在这场租金“大辩论”中,武广公司的另一股东———香港德信保持着惊人的沉默与镇定。

  在日前的媒体见面会上,G武商董事长王冬生对提高租金的议案表示了强烈反对,声称即使议案得到通过,他也坚决不执行,甚至表示“大不了辞职不干”。

  按照G武商公开披露的信息,香港德信持有武广公司49%的股份。如果G武商提高武广商场的租金,则香港德信将是最大的直接受害者。对于一项议案,受害当事人若无其事,而受益方代表却极力反对,这显然是正常逻辑难以解释得通的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德信与G武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92年,G武商与香港德信合资组建武汉华信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共同出资9亿元建起了高50层的武汉广场大厦,其中1-8层被辟为商场。随后,G武商与香港德信合资成立了注册资金2100万美元的武广公司,其中G武商持股51%,香港德信持股49%。

  按照王冬生的说法,10年来G武商从武广公司分得红利约4.7亿元,则香港德信从武广公司分得的红利约为3.55亿元。但令人惊奇的是,从武广公司获得丰厚收益的香港德信,直到2003年都一直拖欠武广公司1.08亿元资金。据王冬生介绍,到目前为止,香港德信对武广公司的欠款余额仍有6200万元,而且清偿的部分欠款是用香港德信应从武广公司分得的红利中扣减的。

  2002年12月27日,G武商曾公告称,香港德信因其内部原因,决定出让其持有的武广公司49%的股权,G武商决定优先受让,总受让金额为1.5亿元。一个多月后,G武商又公告称,香港德信财务资源得到改善,仍属比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决定同意武广公司董事会关于终止香港德信持有的49%股权转让的决议。

  一方面为了1.5亿元资金,宁愿出让每年能带来3000多万元红利的股权;一方面长期拖欠参股子公司上亿元资金。香港德信的资金实力令人起疑。而G武商对这个实力存疑的“合作伙伴”百般袒护,不惜以“武商也从武广公司借款”来给香港德信掩饰,其动机也令人不解。

  此间一位资深律师指出,武广商场的租金问题,涉及的是武广公司与G武商两个主体,而与香港德信并无直接关系。武广公司是否接受武广商场租金上调,取决于武广公司股东大会。持有武广公司51%股份的G武商,在武广公司股东大会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换句话说,只要G武商同意提高武广商场租金,则武广公司只能接受,因为说到底,武广公司是G武商的绝对控股子公司。

  因此,所谓“外方不同意,提租议案就无法执行”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而这也正是香港德信不得不保持沉默的原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