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大非减持引起市场警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特约撰稿 张刚

  伟星股份控股股东伟星集团有限公司出售该公司股份。这是股改以来,首例上市公司公告“大非”减持的事项,昨日该股下跌幅度达6.04%。本来9月中淡静的限售股解禁问题开始重新被市场关注。

  10月再现解禁小高潮

  今年6月份沪深股市迎来了首次限售股解禁,但仅有G三一1家上市公司,7月份解禁额度也仅为3亿元,市场并未对此有敏感反应。8月份为年内限售股解禁的最高潮,但市场实现了平稳过渡。9月份限售 股的额度总共才6亿元左右,市场原本并未在意,但伟星股份的“大非”减持现象,投资者开始对此提高警惕。因为,进入第四季度限售股解禁额度开始增大,3个月内解禁额度分别为105亿、143亿、176亿元。由10月份开始,限售股解冻将迎来一个小高潮。

  政策限制“大非”大套现

  股改前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平均为30%左右,按照平均对价水平10送3股的比例计算,股改完成后,流通股的比例上升至39%。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股改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有严格的规定。若股改12个月期满后,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市场上减持总股本的5%,也占到流通股总数的13%,仍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相关政策的严格限制,可以抑制大规模的套现行为。

  根据规定,即便伟星股份的“大非”在公告期间无须停止继续出售,但1%的减持公告已经向市场发出警示,周四该股换手率达到7.76%,散户出逃迹象明显,后续减持较难吸引买盘承接。如果再减持1%则需另行发布公告,使“大非”较难大规模套现。若达到5%,其将在公告后2日禁止买卖,散户可优先套现出局。相关法规的限制性规定,使“大非”大规模套现的操作根本无法跑赢普通散户。

  某些股东套现愿望强

  限售股解禁后套现愿望较强者存在以下特征:全体限售股股东的减持承诺仅满足法规的要求,没有承诺更长时间的锁定期;大股东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擅长资本运作;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东退出意愿较强。另外,在法规规定的自股改之日起十二个月的锁定期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无话语权的小非流通股股东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套现压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