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新东方上市重估教育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06:40 金融投资报

  今日聚焦

  9月7日,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技术集团在美国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美国上市的教育企业。新东方此次发行3000万股,募集资金规模在1.125亿美元左右,开盘后一度较发行价上涨46.7%,收于20.88美元。教育讲求的是精神财富,企业讲求的是物质财富,新东方真正做到了双丰收。而新东方的成功无论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的开始,都有可能成为民营教育机构拷贝的成长模式———

  2003年12月,成都成为新东方在全国的第12个布局城市。时任成都新东方学校校长,现任新东方区域副总裁的铁岭曾告诉记者:“新东方要上市。”当时,国内资本市场并不景气,而与以英语培训为主业的新东方类似的纯教育类上市公司当时在国内还是凤毛麟角。

  3年以后,新东方真的上市了,不过,它没有选择刚刚经历了股改洗礼的国内资本市场,而是远赴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

  融资1.125亿美元延伸产业链

  据悉,早在8月22日,新东方就已将上市申请提交给了美国

证券交易委员会,融资至少1亿美元。新东方此次聘请的IPO投行是大名鼎鼎的高盛和瑞士信贷两家公司。资料显示,新东方共发售了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公司总股份的21%左右。新东方IPO发行价为每股15美元,超过此前预期的11美元到13美元的价格区间。新东方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4股普通股,折算下来就是3000万股。除配额之外,IPO承销商最多还可以收购110万股新东方美国存托凭证。新东方已经申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EDU”。

  能一举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新东方”这块牌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自古就是尊师重教之地,但是能将教育与产业化极好地结合在一起而不背任何骂名的,可能新东方是一个典型。其实,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不喜欢人叫他俞总什么的,他更喜欢人叫他俞老师。在他将“新东方”这个招牌打造成中国英语培训的图腾之后,俞老师即将成为中国最有钱的英语老师。目前,俞敏洪在新东方IPO后仍将拥有公司31.18%的股权(4400万股),按照公司预估的每股存托凭证15美元计算,他的身家至少高达2亿美元,想低调都不行了。

  新东方为什么上市,它缺钱吗?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读的中国

留学生中有70%左右出自新东方。也就是说,新东方的牌子就是钱。目前,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全国20多个高等教育发达的城市开办了新东方学校,而新东方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培训业务,甚至占据了当地外语培训市场的80%以上。仅2005年,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收入就已接近5亿元人民币,放眼国内,舍我其谁?

  但新东方显然并不满足这种收获,它的理想更远大。新东方表示,将会动用1850万美元募集资金偿还债务,用2000万美元来扩大学校的网络及支付其他一般性的运营资金,其余的做什么,语焉不详。不过,当年成都新东方开张之时,俞敏洪曾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跳出英语培训的小圈子,进军学历教育大圈子,实现从英语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全链条式产业化。以新东方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看,要实现这一理想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难题的。既然技术上不缺,缺的应该就是一些硬件设施,这也似乎就是此次融资的主要目的。

  重燃民营教育

  扩张冲动

  “我们是做教育的,不是商人。但新东方的上市,让我们需要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发展。”成都一私营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新东方的上市对整个民营教育领域的冲击更多是来自观念上的,“以前都知道新东方很强大,但还是难以想象它会强大到能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前没这个先例。”

  仅仅以英语培训为例,尽管成都新东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但还是有戴氏、建明、华西、洋话连篇等本土或其它英语培训连锁机构画地为牢。“成都市英语培训的市场潜力起码在2亿元以上,新东方的强项就是出国英语,还有很多英语培训不是它的强项,比如复读就是戴氏的强项,谁也吃不完。成都的学生也不可能全部去新东方,它装得下吗?”但这些英语培训机构,现在面临的是与财大气粗的美国上市公司的竞争,这将有可能会使以前在教学层面的竞争转变成资本市场的竞争。

  不仅是英语培训,还有留学服务以及很多民办公助的教育机构等,都牵涉到大量民营资本的身影,但这些企业或机构都不愿意将自己和商人挂钩,现在,似乎也没必要一定要划清界线了。关键是,民营资本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刺激了资金介入的欲望,新东方的成功上市,更使这种愿望膨胀。就在四川之内,

托普、国腾等公司都先后涉足教育领域,而且做得都还不错。“犹太人都知道,小孩和女人的钱最好赚,教育实际上就是赚小孩的钱。别说是民营教育机构,就是国家的大学,正规考上的也要好几千的学费,民办的教育机构在硬件、软件上投入更多,理应收更多的钱。”

  教育产业化一度被人诟病,因此高价学校、贵族学校也一度成为过街老鼠。但新东方的成功,正成为越来越多民办教育机构急需拷贝的成长模式,做精、做大,最后再上市,成为真正的企业,而不是游离在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尴尬角色。当然,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成都甚至整个四川都还没有具备新东方雏形的民营教育集团,但新东方敢于将教育与产业化、与资本市场大胆地结合起来,至少将激发更多的民营教育机构走向前台。

  □本报记者刘柯摄影李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