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六成投资者偏爱新蓝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02:5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万国测评李荣昌

  本周大盘四阳一阴,周K线是一根上影线16点,实体为32点的光脚阳线,沪市周成交903亿,较上周减少一成,总体表现为温和上扬的盘升走势。本周大盘虽然继续上行,但成交量却不断萎缩,显示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同时,个股的活跃程度也明显下降,例如近期表现强势的房地产板块以及奥运概念,下半周都有进入调整的迹象,说明短线资金正在暂时撤
离。如果没有新的热点涌现带领大盘加速上扬,久盘必跌的情况可能将会再次发生。

  不过,市场依然存在转机。沪深证交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正式开始实施,融资融券开闸将会给作为标的

证券的蓝筹股带来更多机会。例如,现在投资大盘蓝筹股,如果只有10%的收益,那么融资融券推出后,按照1∶1的比例放大资金,投资者的盈利就能放大到20%。这样以价值投资为主导的长期资金和能够承受高风险高收益的中短线资金都会参与进来,市场人气会向大盘蓝筹股积聚。因此,融资融券推出以后,将激活大盘蓝筹股的表现。同样,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会加大资金对相关成分股的关注力度。因此可以说,大盘蓝筹股将成为下一阶段决定大盘方向的焦点。

  那么,投资者又是如何来看待蓝筹股未来的表现呢?本周的联合调查就以此为主题,调查从“经历板块反复轮动之后,你认为蓝筹股存在较大机会吗?”、“在蓝筹股中,你更看好哪些品种呢?”、“新老蓝筹股(以全流通下IPO划段)你认为谁的机会更大?”、“在指数期货即将推出的情况下,沪深300成分股表现是否会强过非成分股?”以及“你会参与蓝筹股的运作吗?”等5方面展开。

  在首项调查“经历板块反复轮动之后,你认为蓝筹股存在较大机会吗”中,44.61%的投资者认为经历板块反复轮动之后蓝筹股存在较大机会,比例仅略高于选择“没啥机会”42.65%的得票率,另有12.75%的投资者则表示蓝筹股后市是否存在机会还不一定,目前尚难以判断。本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投资者对蓝筹股后市走势判断上存在一定分歧,看好和不看好的比例各占四成以上。

  那么,投资者在蓝筹股中更看好哪些品种呢?在本项调查中,石油石化板块最被投资者看好,得票率高达35.54%。此外金融、钢铁板块的得票率也分别达到了15.70%和14.05%,受到一部分投资者的关注。电力板块相对而言受关注程度较低,得票率仅为9.09%,而“其他”选项的得票率达到了25.62%。本项调查结果说明石油石化板块受益于

能源价格高涨仍被看好。

  接下来一项调查围绕“新老蓝筹股(以全流通下IPO划段)你认为谁的机会更大”展开,结果新蓝筹的得票率高达59.09%,远远超出老蓝筹12.73%的得票率。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中国国航等新蓝筹更加关注,虽然相关品种上市以来表现平平,但前景依然被看好。近期中小板次新股轮番活跃,一定程度上也将刺激新蓝筹的走强,因此投资者不妨适当关注新蓝筹未来的表现。

  紧随其后的一项调查“在指数期货即将推出的情况下,沪深300成分股表现是否会强过非成分股”中,投资者的观点又出现了分歧。认为指数期货即将推出沪深300成分股表现当然会强过非成分股的比例为26.47%,虽然高于选择“说不清”22.55%的比例,但却远低于表示“不一定”50.98%的得票率。本项调查的结果说明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认为指数期货推出是否会导致成分股走强还很难说。

  在最后一项调查“你会参与蓝筹股的运作吗”中,79.07%的投资者表示他们会参与蓝筹股的运作,而分别只有11.63%和9.30%的投资者选择了不会参与蓝筹股运作以及打算等等看再说。本项调查结果反映出投资者参与蓝筹股有很高的认同度,当然,在参与的时机上,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纵观本次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投资者对于蓝筹股的态度虽然有一定的分歧,但整体上依然较为看好,尤其是新蓝筹更被投资者所关注。而在板块方面,石油石化板块得票率相对领先。

  展望后市,笔者倾向于沪指短线会继续在1550-1700点之间箱体震荡。当然,如果权重股在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等利好消息刺激下集体走强,也不排除有再创本轮行情新高的可能。值得关注的是,本周金融股的连续走强以及中国石化复牌后的良好表现,反映出有大资金正在建仓权重股,下周这种情况是否会有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由于中国银行、G华能、中国国航等新老权重股价格已低于H股,可以长线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