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抑制资本强势让劳动者挺直脊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3:1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单士兵

  媒体近日报道了深圳一起劳资事件:因不满工厂突然下调工资20%,深圳龙岗南约村查尔顿首饰厂研磨部的200多名员工集体停工。在协商无效后,8月24日工厂以无故旷工为由,一口气开除涉事的254人。

  本意是维护自己的权益,结果换得却是卷起铺盖走人的命运。资方如此绝决残酷的决定,留给那些抵制降薪的工人的,有震惊,有愤怒,有无奈也有酸楚。正如一些被开除的工人所言,“在厂里干了这么久,说炒人就炒人,太没有人情味了,真是心酸。”尽管还有少数工人表示将继续努力为自己讨回权益,但以目前的处境,已无助于从根本上扭转现实局面,被开除的命运带给他们的,只有冷漠与伤害,只有艰涩与苦痛。

  谁都清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和谐,本身就是生产力与

竞争力。在劳资博弈中出现一下子开除这么多工人的结果,从这个意义看,本应是一种“两败俱伤”。毕竟,这样的结果,造成短时间的缺工,必然会损害到企业的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然而,资方却断然选择全面开除“闹事者”,原因何在呢?

  无需怀疑的是,最大程度的追逐利润,是资方的不二选择。资方之所以有全部开除抵制降薪工人的“底气”,就是因为他们可以面对更大的劳动力选择空间,可以通过支付更低的薪酬成本,满足其生产所需。也就是说,在劳资双方中,因为资方牢牢地掌握着自主选择权,这样,从更为广泛的劳动力市场空间来看,工人只能受制于工厂,听命于老板。即在劳资博弈中,工人完全属于相对弱势和依附的一方。

  但是,对于这样结果的出现,我们不可以简单地认为,这只是缘于当前劳动力本身过剩,资方有着从容的选择。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当前劳动者的权益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空间。就以此次劳资事件为例,这些工人也曾到当地劳动部门反映情况,当地劳动部门有关人士竟然认为,工厂为控制成本,决定降低工价,是合理的。最令人遗憾的是,就连工人要求仲裁,也被劳动部门驳回。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工人对自身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只能无奈陷入到自我抵抗与挣扎中。

  这样一来,就必然使劳资博弈演变成劳动者与资本力量的直接对决。失去制度保护的劳动力,他们的命运就只能是城市里“联系松散的土豆”了。他们的工作选择权,就只能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权而已。在劳资矛盾关系中,资方就成了必然的强者,工人则处于弱势一方。特别是对于许多迫切需要工作来解决当下生计的人来说,弱势地位、眼前利益和侥幸心理,都使他们屈从于资本的力量,在权益受损的时候只好做出让步。这样的劳资关系是不和谐的,带给劳动者的,只能是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

  仅仅寄望于资方的善心来厚待工人,是不现实的。让劳动者陷入与资方的“单打独斗”境地,最终只能导致像深圳这起劳资事件中“劳方”全面惨败的境地。有效的制度保证,是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工人利益的最根本途径。所以,当前必须改变完全由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控制的局面,即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与制度激励,来弥合对工人的权益缺乏制度保护的缺陷,让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