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机构调仓带来持续性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杭州新希望 凌俊杰

  截至昨日,1392家上市公司中除四家未能如期披露中报外,其余上市公司顺利完成中报披露工作,而与此同时,基金的半年报披露工作也如期结束。

  通过对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持股分布以及基金中报披露的持股结构我们可以看出,
上半年以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资金为首的主力资金对手中筹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结构调整的主要出发点依据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遵循宏观调控影响这一思路,其次才是服从上 市公司的业绩变化。从其影响来看,不管是战略性的调整还是战术性的调整,都对短期市场以及板块行情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获利水平。因此,在市场投资者日益机构化的当前市场中,准确把握机构操作思路对在市场中的生存显然至关重要。

  顺势而为,主力资金的第一生存法则

  上半年市场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一是制度性变革的加速推进对市场已有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短期震荡;二是宏观调控、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对行业产生较为剧烈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方向。从已经统计出的数据可以看出,主力基金的持股机构深受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变化和市场制度变革的影响。

  一方面对受惠于调控的消费行业如商业、食品饮料等行业大幅增持,白酒、商业等行业内重点个股的持股集中度明显提高;同时,处于调控端口的银行、地产股等大幅减持,甚至主动性地回避了业绩因素的影响,如业绩大幅稳定增长的权重股招行、万科等都被大力减持,而处于周期性业绩增长低点的航空、钢铁多数都处于减持行列;宏观调控对操作的影响相当巨大。

  另一方面,滨海题材得到了诸多投资基金的积极追捧,数家基金现身于该板块的重点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而受惠于证券市场制度变革的券商股,持股券商概念等也受到了资金的大力追捧,筹码集中度大大提高,主力资金成功地把握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变化和市场制度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从上述投资布局中可以看出,主力资金的操作思路紧扣政策主题,顺势而为成为最根本的理念,而鉴于股市的政策市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预计这种状况还将延续。

  持股调整远离平衡点造就最大机会

  有了2004年宏观调控之痛,基金等主力投资者对宏观调控相当敏感,而且做法相当偏激,总是在减持与增持的平衡点游离,如何把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过程决定了投资者的盈利多少,这或许就是市场的最大机会所在。如遭到基金二季度疯狂减持的银行、地产股近期走出了逆势大幅扬升的行情,就是机构对调仓过度、甚至是对认识上的偏离的一种纠正行为,而如果成功把握这一修正过程,将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对于机构的行为我们可以参考,但也需要适当地逆势思维,在看到他们思维合理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入一些因时而变的东西,如影响上述板块行情表现的

人民币升值、估值国际接轨,对地产股在经济中地位的再定位等问题。

  从机构披露的半年报持股结构和短线行情发展带来的启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短期甚至下半年的机会少部分将来自于基金顺势增持的筹码,但最主要的将集中在基金对已经减持的价值低估筹码纠正性增持上,而风险则相反,因此我们更应该逆势而行。现在即战略性建仓部分仍处于低估状态且有望带来反转机会的个股,重点留意

房地产板块、钢铁板块以及
高速公路
板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