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上海华明:技术并非来自长征电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6:02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华明:技术并非来自长征电器

  本报记者 麦文 思锐 发自上海

  肖日明21年前离开G长征(600112.SH,下称“长征电器”)时是否带走了大量长征电器核心产品的模具、图纸?如今,这些疑问已经成为了长征电器和上海华明之间最大的问题。日前,上海华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已以名誉受到侵害为由状告银河系掌门人、长征电器实际控制人潘琦。上海二中院已受理此案并展开调查。

  长征电器董事长姚国平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长征电器在2005年5月30日以引进技术被窃取,企业利益被侵害为由向贵州省工商局投诉上海华明,并请求保护。2005年7月14日,贵州省工商局正式立案,并成立专案组。2005年9月,该案移交贵州省公安厅查处。2005年9月12日,贵州省公安厅将此案指定为督办案件并正式立案侦查。2005年12月19日,遵义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肖日明。而肖日明在此前已经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至今未归。

  此前,长征电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1995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几乎拥有国内高压有载分接开关100%的市场份额。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的数据,到2005年,长征电器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0%,销售收入不足亿元。

  长征电器认定上海华明通过窃取商业机密,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打败”了自己。长征电器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上海内迁而来的三线企业,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从事高、低压电器元件、继电保护、成套电器设备等产品制造和销售,原大股东为遵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2004年广西银河集团收购入主,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上海华明党委书记蔡玲玲在新闻发布会上则表示:“长征电器认为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是由上海华明同类产品市场竞争造成的,事实本身并不是这样。”

  蔡玲玲说:“1995年,长征电器的销售额为历史最高纪录,5亿元的销售额中,高压有载分接开关的销售额仅为7000万元。在全国的电工行业布局中,长征电器的定位是低压产品,而不是高压有载分接开关。因此,高压有载分接开关一直占长征电器销售额的10%左右。而2005年,恰恰是高压有载分接开关的销售额下降最少,2005年的销售额接近6500万元,与10年前变化不大。而长征电器整个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到了2.5亿元。”

  长征电器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为长征电器技术人员的肖日明窃取长征电器从德国MR公司引进的技术图纸,在离开公司后先到吴江开关厂任职,后自己创办了上海华明。

  蔡玲玲说:“说肖日明窃取商业机密完全是无中生有。当初肖日明离开长征电器前赴吴江开关厂是由当时的机械部电工局局长推荐的,并非是畏罪潜逃。同时,吴江开关厂的确有部分图纸来自长征电器,但这部分图纸是肖日明从废品站买回的报废图纸,并非窃取,而且这部分图纸也不是来自德国MR公司。长征电器与MR公司签订合同的时间是1983年12月,合同生效的时间是1984年5月,直到1984年10月第一批图纸才到中国,但那时肖日明早已离开了长征电器。”

  此外,上海华明也不认为自己的高压有载分接开关技术来源于长征电器。蔡玲玲说:“上海华明及其前身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早在1989年已经有了V型图纸,并投入生产,而且转让给了沈阳变压器厂。长征电器的V型引进图纸是1990年才最后定型并召开产品鉴定会的。上海华明的技术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研发的技术;二是从沈阳变压器厂提供的技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