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国银行收入来源多元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5:4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石朝格 俞靓 北京报道

  中国银行昨日发布2006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行盈利能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中报经营业绩亮点频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审慎的贷款增长;对过热行业,如房地产业的风险敞口较小;其高端的个人与企业客户基础。

  中间业务成为最大亮点

  这份公告表明,中行在上市后利润大幅增长,并更多地体现在账面上,也就是净利润,同时中间业务成为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中行非利息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加21.18亿元,同比增长16.9%,依然是非利息收入占比最大的银行之一。在非利息收入中,贡献最大的是净佣金和手续费收入。

  渤海

证券研究所田辉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下,净佣金和手续费收入猛增38%。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为2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66亿元人民币,占净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加额的41.58%;其同比增长幅度达到78.22%,超过该类业务的平均水平。

  另外,中行在国债、基金和保险等产品及服务方面销售量的增长也是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体现了中行在金融交叉业务方面的核心地位。

  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在信贷审慎增长的前提下,中行的利润为何还取得了大幅增长呢?对此中行董事长肖钢指出,这主要是因为该行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据肖钢介绍,今年上半年,中行投资银行、保险及其他业务迅猛发展,同比增长59.5%,收入总额为29亿元人民币。

  在

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中行在贷款增长方面整体偏于稳健,2006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平均余额为22,94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4%。

  田辉分析说,中行上述经营思路虽然减弱了净利息收入的成长性,但是同时也减轻了公司业绩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周期性变弱,防御性增强。

  资产质量显著提高

  在盈利能力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中行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截至2006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较2005年年末减少24.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2%, 较2005年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商业不良贷款率为7.8%,国有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9.47%。

  很显然,这与中国银行的经营策略有关。据中行行长李礼辉介绍,中行一直致力于实现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的高质量长期增长,在争取更高利润的同时,不断改善风险管理水平,严格控制资产质量。期内减值贷款比率由上年底的4.90%下降至4.40%,拨备覆盖率由75.92%提升至83.18%。年度化信贷成本年由去年的0.52%改善至0.47%。关注类贷款比率亦由上年底的12.71%显著降低至10.88%。

  另据公告显示,中国银行成功上市集资令资本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6月底,资本充足率为12.40%,较上年底上升198个基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