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A+H同步同价难题正在破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5:4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报道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规模IPO的中国工商银行新股发行进入紧张筹备,市场预期工行将成为首例“A+H”同步同价方式发行上市的公司,这一创新所涉及的层层难题也正在破解。

  同价

  “最大难题是如何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厘定出同一的价格。”某国际投行高层向记者介绍。

  目前,内地和香港的定价制度存有差异。A股首发定价由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进行报价,定出初步询价范围,再正式进行累计投标,按照申购情况确定最后的发行价格,公众投资者按照最终发行价进行申购。香港市场则是由承销团定出初步发行价区间,之后进行全球路演,机构投资者在招股价区间累计投标,公众投资者在最终定价前入票申购。全部认购完毕之后才确定最终招股价格。

  分析人士指出,在香港IPO定价过程中,公司和保荐人拥有较大自主权;内地自主权相对较小,同时对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有所限制,参与初步询价的投资者也可在落单时不参与申购。两地询价制度的功能发挥有所不同,加之投资者存有差异,要达致同一价格也就非常困难。

  因此,有建议认为可在A股和H股之间建立回拨机制,根据认购情况,将较多的新股拨给认购反映较好的市场,通过供给的调节达至两地定价统一。但某投行人士指出,根据港交所上市委员会要求,准上市公司必须清楚列明H股发行的实际数量,如果采用回拨机制,上市公司则只能提供H股的大致范围。对于投资者来说,发行数量是投资决策的关键数据之一,是否认可回拨尚存疑问。此外,发行数量牵涉两地交易所利益,回拨股份也并非他们所乐意。

  接近工行的消息人士指出,“同价”也可能只是在定价区间上做到“同一”,在这一区间内部的最终具体定价则要视认购情况而定。不过由于目前A股和H股的银行股估值相当接近,工行最终定价可能会较容易通过协调而出现“同一”。协调中应该会就低不就高,这样不会导致某一方投资者利益受损,但上市公司需为此牺牲部分利益。

  同步

  同价难,同步挂牌亦亟待多方协调。目前,两地对于上市的审批流程并不一样,审批标准和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样有可能出现一边已获批准,而另外一边又未能通过的情况。时间安排上,港交所聆讯一般安排在周四,与内地审批机构的工作安排也不尽相同,因而需要两地监管部门的充分协调。

  在招股流程方面,内地招股包括5天路演,2天网下申购,1天网上申购,公布发售结果至上市需要5天;而H股招股包括9天国际路演,其中同时进行4天公开招股,公布发售结果后至上市只需1天。

  分析人士指出,招股部分内地需时较短,这可通过先启动香港的国际路演来实现同步;而公布发售结果至上市,H股所需时间要短,其中协调相对较难。根据内地《证券法》规定,A股公司新股在公布分配结果之后5个工作日才可上市,但H股上市只需一日。由于短期内修改《证券法》几无可能,似乎需要香港方面跟随A股作出调整。某香港投行人士介绍,以前香港也出现过公布招股结果后几天才上市的情况,因此在工行发行中作出这种调整的可能性也会存在,但他指出,由于投资者将因此面临一段时间的市场不确定性风险,这还需要获得他们的认可。

  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涉及的法律问题也非常敏感。内地A股发行,在路演时便须将招股文件公开披露,但H股发行则是直到公开招股时才公布招股书,国际路演时也只向机构投资者提供初步招股材料。信息披露的时间不一,导致两地投资者难以公平的接受信息。

  由于两地法律制度的差异,招股书披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在H股招股书中,港交所只要求披露盈利预测的数据,但A股招股书要求披露内容则更多。某投行高层认为,这方面问题应该采取“从严”的原则协调,两个市场都根据披露较严一方的要求进行公平披露。

  两地市场加速接轨

  某接近工行保荐机构的人士介绍,“A+H”同步同价发行主要来自监管部门的推动,目的主要是加速内地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该人士分析,发行是资本市场的源头,发行的接轨是市场接轨的关键环节,这对企业在上市之后的发展、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内地市场因历史原因而估值偏高的状况也将因此改变,并逐步与国际水平靠拢。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工行顺利“A+H”上市,今后会有更多的企业采纳这种新方式,不过主要还是大型企业,因为小型企业一般并不需要这样大规模的集资,也难以承担“A+H”相对较高的上市成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