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投资增长将“软着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5:58 中国证券报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刘朝晖

  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结束反弹,当月增速回落至30%以下。8月份后,行政性调控力度加大和贷款增长收紧的紧缩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投资增长总体将进入减速通道。在这一背景下,宏观调控继续出台严厉的紧缩措施的必要性降低,对债市来说是好消息。

  当前,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较强,自主投资热情还比较高,房价涨幅高位运行,在这种环境下,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导致投资增速急剧下降的风险并不大,投资增速将震荡缓降。这符合本次调控的目标。

  7月份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历了强劲的高位反弹,3月至6月连续4个月的当月投资增速超过30%。6月份以来,房地产新政进入实施阶段,发改委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调控措施出台。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分别由6月份的33.7%和31.4%回落至27.1%和23.1%,回落幅度分别为6.6和8.3个百分点,回落的幅度比较大。

  分行业来看,随着过去三年中投资大幅增长所形成的大量产能全面释放,钢铁和电力等行业投资增速已明显放缓,今年1-7月,钢铁行业投资增速已降至7.6%左右;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16.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近20个百分点。受国际

能源价格高涨因素拉动,石油和
天然气
开采业以及煤炭行业投资增长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新开工项目清理力度加大

  为遏制投资增速,中央频频出招,目标直指新开工项目。今年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对今年以来的新开工项目在自查基础上进行全面清理。7月26日,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8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在一个月内完成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清理的范围是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

  为了控制住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8月初,银监会出台新措施,对各银行信贷新增情况进行分类监控,确保把全年贷款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随后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紧缩政策继续加码。在一个月时间内,行政性调控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同时加大的态势表明,如果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政府将继续加大紧缩力度。

  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今年前7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率在今年一季度达到42%高峰后回落至19.3%,同时,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也由1-2月份的39.8%回落至24.8%。8月份后,新开工项目清理力度加大以及加息等紧缩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率将继续回落,最终将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减速通道。

  投资增速急剧下降的风险不大

  从2004年上半年经验来看,行政性调控力度的加大能很快控制住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当前行政性调控总体仍将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严厉程度远不及2004年上半年,因此,2004年上半年那样投资增长急剧下降的情形在今年下半年再现的可能性不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自筹资金到位同比增长率和增长的稳定性一直高于贷款资金增长和利用外资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自筹资金同比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5%以上的高水平。今年1-7月,自筹资金到位同比增长36.1%,分别较贷款和利用外资资金到位同比增长率高出6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较强,自主投资热情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行政性调控继续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而不实行一刀切,投资增长急剧下降的风险就不大。

  6月份房地产新政实施后,全国房价上涨幅度不仅没有明显降低,相反,房价上涨幅度还在走高。7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住房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较5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房价涨幅高位运行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不会快速降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