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股改增厚中报“红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侯志红

  截至8月28日,两市共有1144家公司踏上或已走完股改征程,超过两市总市值的90%,而已经披露2006年半年报的公司,大多完成股改或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改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正面效应,恰可谓“润物细无声”。

  股改由于解决了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制度缺陷———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促进了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的互利共赢。尤其是通过一系列与股改组合的操作,部分上市公司改善了资产状况,增强了业绩的持续增长能力,清理了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提高了分红回报水平,为公司的科学治理等奠定了基础。虽然股改成功并不能使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完善一蹴而就,但随着股改的顺利进行,股改的正面效应逐步显现。

  首先,对于今年的半年报来说,股改最明显的效应莫过于对部分公司中期分配和业绩的拉动。今年相当多上市公司的中期分配预案受到此前股改方案、分红承诺等股改因素制约。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8月28日,已公布中报的公司中,目前拟进行中期利润分配的有31家,其中16家公司的利润分配履行了股改方案及分红承诺的要求。

  例如,中期派现总额达1.137亿元的哈飞股份,其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是股改方案的一部分:公司在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3.37元的同时,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直接支付1.1422亿元现金。G小商品推出的每10股派10元的“大红包”也是其股改承诺的一部分。此外,焦作万方、新湖创业等10多家公司推出的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也都分别履行了各自在股改方案中的有关承诺。

  其次,股改并重组之后,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资产重组的对价模式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昨日,有83家通过股改实现重组的公司公布了半年报,其中,大部分公司业绩都有一定提升。

  一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问题公司更是借助股改进行重组、注入资产,扭转了公司基本面。统计显示,超过10家公司在股改中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中包括G靖煤、*ST国农、GST建峰等。而最具代表的当属“ST股改第一股”ST农化,经过股改重组后公司更名为GST建峰,今年中报实现每股收益0.35元,而去年同期则每股亏损0.14元。此外,ST飞彩、ST华陶等公司通过重组也在短期内亏损大幅减少。

  再有,由于股改给整个市场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有利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对上市公司业绩拉动的制度效应将“更上一层楼”。

  显而易见的是,全流通下的兼并重组将更为经常和便利,治理混乱、经营不善必将导致市值缩水,进而沦为被收购的目标。因此,大股东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的主观意愿空前强烈。

  如G

鞍钢股改之际向集团公司新增发29.7亿流通股用于收购优质资产,从而实现了集团的整体上市,而其收益水平也由此大幅增长,成为今年半年报的新亮点。中报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由去年同期的3.82元提升为今年的4.39元;每股收益(加权)从去年同期的0.412元增至今年的0.56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