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险企破冰A股 国寿平安回归时间初定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 18:2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袁满 蔡志杰 北京、上海报道 大盘股回归者中即将浮现保险双巨头的身影。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寿(2628.HK)计划在今年底登陆A股市场,而中国平安(2318.HK)也在谋划明年初“海归”。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即将破冰国内A股。 回归A股 中国人寿A股上市的想法早在海外IPO时就已经酝酿。 2003年12月,在纽约和香港两地筹措35亿的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已经达到法定最低要求的3.95倍,但中国人寿董事长王宪章却在一个月后公开表示,中国人寿将争取一年以后A股上市。 但当时尚未走出低迷的国内A股市场令中国人寿打了退堂鼓。2004年6月,王宪章改口称:“大陆资本市场并不成熟,股市表现不如我们以前预期,因此我们暂无A股上市计划。” 时光流转,2006年上半年,A股市场恢复性增长。6月5日起,监管层重新开启A股市场新股发行(IPO),并号召以往在海外上市的大盘股回归。市场粗略统计,仅6、7两个月,IPO规模已超过500多亿元,超过2004年全年IPO募资总额。 乘着这股浪潮,中国人寿自信地站到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铝业、中交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后面,排在了A股市场下半年IPO的队伍中。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寿可能已经选定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作为其主承销商,具体上市方案仍在探讨之中。 平安集团的A股上市将紧随中国人寿之后,时间预定在明年初。 知情人士表示,在刚刚结束的平安集团A股上市主承销商招标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胜出,三家机构将联合担任主承销商。 一家担任主承销商的机构人士表示,平安的融资规模不会低于100亿。 但是有人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能否如期登陆A股表示怀疑。某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现在A股市场因新股发行而产生剧烈震荡,上证指数从7月初的1700多点跌到了8月初的1500多点,一个月就跌了12%,8月18日上市的国航股份更是在发行当日跌破发行价,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监管机构调整新股发行的节奏。” 中国证监会人士却明确表示:“通过市场扩容来调整市场结构,让质地优良的大盘股上市的目标不会改变。” 融资动机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走向海归之路? 8月16日,在香港召开的平安保险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曾对媒体公开表示,作为本土企业,长远而言平安是有必要发行A股的,但目前平安资金充裕,没有集资需求。 平安集团人士也曾向本报透露,通过海外上市和利润积累,目前平安集团的资本金盈余大约有200到300亿。 但时隔几日,平安却步中国人寿后尘,将A股上市主承销商锁定。 “平安是一家市场化很强的企业,不会是单纯响应政府大盘股回归的政策,A股上市融资应该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某证券公司分析师称。 从打造综合金融业务集团的发展战略来看,收购动作频现的平安确实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 2005年平安集团通过旗下平安信托两度注资平安证券,共计动用资金8亿,使其注册资本由10亿增至18亿;同年,集团向平安信托增资15亿元使其资本金达到42亿元,一跃成为最大的信托公司;而平安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也在计划成立之中。 更大的资金需求来自银行并购。8月,平安以49亿人民币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同时广东发展银行控股权的竞标也已进入最后阶段,而市场传闻,平安已将多家银行列为潜在收购对象。 在最新一轮的广发行股权报价中,平安在最初226亿元的出价基础上,又附加了对广东省政府几十亿的现金捐赠。尽管“国十条”允许保险公司用保险资金(实际就是保费收入)投资银行股权,缓解了平安的资金压力,但业内人士也预期,鉴于广发行背负500多亿的不良贷款,重组资金将达到600亿元。而要想让广发行真正能够创造利润,则需要更多的投入。 中国人寿的IPO理由也很充分。 2003年国寿股份通过资产剥离方式快速实现了海外上市,代价则是母公司国寿集团承接了1999年之前的高利率保单。由于当前的市场利率水平已明显低于这些保单销售时的预定利率,从而形成高额利差损包袱。 尽管中国人寿股份的高管曾多次表示,在2020年之前不会出现现金流风险,但高额利差损的存在始终是中国人寿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当前保险资金在银行、证券等跨行业领域股权投资已经放开的时刻。 “中国人寿集团的投资能力受到了利差损的制约。”某保险公司高管表示,“这使中国人寿在搭建金控集团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因为它的投资必须兼顾短期的收益,很难承担长期的资金投入。” 而早在两年前,王宪章就曾对媒体表示,“IPO(或其他融资行为)对我们消除历史负担和增加资本金具有重大意义。” 定价前景 摆在保险双巨头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当前新股上市密集阶段,先有中国银行A股股价与H股形成倒挂,又有国航股份上市跌破发行价,保险股能否像当年在海外市场那样,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与一些回归A股的国有企业不同,中国平安是一家真正有业绩支撑的金融企业,基本面良好。”国泰君安证券(香港)的分析师认为,“平安A股IPO的价格可能会在H股现有价格基础上溢价发行。” 平安集团2006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达人民币41.6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85%。 截至2006年8月24日,平安股价报收25.60元,较之2004年6月平安香港上市的发行价10.33元,两年时间增长了近150%。 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平安股价于业绩公布前已经大幅上涨,并超过我们之前设定的目标价,我们认为目前股价已经基本反映公司未来两年的增长。公司于07年底合理估值为25.5港元。相当于06年预测市盈率26.0倍,或06年每股内涵价值3.0倍。” 尽管中国人寿的半年报尚未发布,但业内人士预计,受惠于股市投资,今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明显增加,利润会比较好。 2006年8月24日,中国人寿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每份72.22美元报收,这个价格已经是最初发行价18.68美元的近4倍。 王宪章曾在中国人寿纽约上市当日,以23.25美元的开盘价购买了100份自己公司的股票,如今,两年半的时间溢价210%,为他带来了4897美元的收获。对于曾为掌舵人的他来说,更大的喜悦显然来自中国人寿两年多来的业绩成长。 对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来说,A股上市无疑是对其实力的再度考量。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