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上下游利润苦乐不均亟待调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5:2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晓忠

  让人欣喜让人忧。日前,国资委公布了央企2005年度经营考核结果,除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华录和华源集团等三家企业外,其他央企的经营业绩均达到了要求,央企总体实现利润6377亿元,增长三成。而与2003年相比,去年央企利润已翻了一番有余。

  但是,央企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放大了工业利润在上下游层面上的苦乐不均。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9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多属于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行业,且国企特别是央企占有绝对的比重。与此同时,下游企业利润增长逐渐乏力,如工业品1~5月份工业企业因出厂价格上涨而增收2920亿元,同时购进生产资料却增支4026亿元,两者相抵后净增成本1106亿元,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亏损压力大增。

  造成这种“上游乐,下游苦”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必然成本和代价。多年来,工业利润在上下游间钟摆式分布,实际上反映了要素资源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滞后,给整体经济带来的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这种利润分化格局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利润向上游集中的时候

中国经济周期也处于上升区间,而下游行业相对于上游行业的经济周期特征并不太明显。

  然而,利润在上下游行业间冷热不均,并非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良性表现。首先,由于上游企业基本上是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游企业在整个工业企业中占有的利润比重越高,投资、储蓄和消费就越不协调。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国家、企业倾斜,居民所占有的份额逐渐收缩,笔者认为,除一些制度性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润过度地向资源、资本密集的上游行业或企业集中,因为这些行业劳动力分享企业经营业绩的程度不够,经营成果较大部分成为政府税收和企业留存利润。因此,利润过度向上游集中,增加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困难。

  其次,在目前的格局中,上游存在着对下游利润的挤占。下游企业受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很难将增加的成本通过提价来转移出去,成本上升直接体现为下游企业利润减少。这种格局将至少引发两个问题:一是下游企业往往通过压低工人工资来维持生存,一是产业上下游间的脱节为培育产业集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目前国际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身后产业集群间的竞争。

  总之,要解决利润在上下游过度不均匀分布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改革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特别是垄断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如把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补充社保资金。另一方面,加快要素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从而通过提高成本来降低下游企业的投资过热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另外,鉴于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间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提高政府财政资源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降低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预防性储蓄等等。唯有如此,才能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在上下游领域的分布不均,理顺价格传导。

  因此,工业利润集中于带有垄断性质的国企,从某种意义上看也不全是坏消息,只要资金运用合理、科学和到位,更多地用于提高居民的福利和社保水平,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