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部分上市公司高危状况令人堪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石丽晖

  马集琦 刘海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4年夏天,当达尔曼董事长许宗林卷款逃往国外后,公司股价大幅跳水,投资者损失惨重。一位上海投资者在这个号称“中国珠宝第一股”的股票上倾注了百万资金,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痛不欲生。当他赶到位于西安的达尔曼时,这家公司已是人去楼空。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位投资者回到上海后住进医院,一病不起,“浑身插满了管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西北五 省区的上市公司中,有“真金”也有“垃圾”。一些垃圾股就象

证券市场中的老鼠屎,类似上海这位投资者的“踏雷”遭遇在投资者中不乏其人。垃圾股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诚信规则,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一块心病。

  这些垃圾股的共同特点是,做假账,披露假信息,搞“假动作”。从银广夏到达尔曼,西北一些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被

证监会查处,问题随之集中暴露出来。在国内证券市场上造成很坏影响,令投资者对西北上市公司信心不足,望而却步。

  西北一些垃圾股的成因,包括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使之严重“失血”、公司治理不规范及上市基础欠佳等几个方面。据陕西证监局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陕西还有6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5亿元之多。陕西证监局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年内完成清欠工作还十分困难,而且边清欠边占用的问题还时有发生。违规担保问题相当普遍,涉及公司数量多、金额大、担保秩序混乱,达尔曼甚至发生了工会主席签字为他人担保的情况。有的担保涉嫌恶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造成严重亏损,还导致部分公司退市。陕西省政府一位负责人介绍,陕西已有两家上市公司退市。2005年25家陕西上市公司三分之二丧失再融资能力,已成为制约陕西证券市场发展的沉重枷锁。

  西北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投向和使用上屡屡出现问题,有的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缺乏充分论证,导致上市融资后改变投向,有的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无法达到招股说明书的回报预期,有的甚至挪作它用,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例如陕西大部分上市公司处于饮食、商业等传统产业,上市后没有及时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业绩连年下滑,出现大面积亏损。2005年陕西25家上市公司中11家报亏,其中7家亏损过亿,累计亏损近20亿元,亏损面和亏损金额均居西北首位。有专家评论,在陕西上市公司,三分之一以上处于高风险状态,如无相应对策,接下来真的要毁了“能下金蛋的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