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A+H股:工行能实现同步发行上市吗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2:02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徐绍峰 中行“海归”了,国航“海归”了。 9月下旬行将路演的工行,也需要先H后A,再绕道一次,做一回“海归”吗? 尽管工行眼下遭遇到了国际投行唱衰中国银行股、国航因为股市变冷而缩小发行规模的恶劣市场环境;尽管工行若采取A+H股同日同价上市方式,将面临制度与技术阻碍,比如回拨机制难以实施、信息披露制度潜伏法律风险,但工行迄今仍未放弃成为A+H股同日同价上市“第一人”的努力。 能同时公开发行H股和A股,这是有关部门的梦想。五年前,有关部门曾希望一家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可以同时在内地发行中国预托证券(CDR),但终因技术问题而放弃。一年多前,中国证监会也曾希望交行和中国神华采取A+H同步发行方式,但最终仍未能如愿。 不就是一个“同时”,有那么费劲吗? 不要小看了“同时”两字,要想做到“同时”,需要我国资本市场具备诸多条件。 首先需要我国资本市场长“大”,并具备足够的承载力。这一点,目前看来毋须过多担忧。无论是中国银行,还是大秦铁路、中国国航,近期超级大盘股轮番抢滩A股市场,不仅做大了A股规模,为工行平稳着陆做好了准备,而且A股市场平静接纳中国银行本身,即已表明,在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簇拥”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能够承载超大型航母的泊岸,这无疑给了工行莫大信心。现在,中国银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这一超级大盘股的“三剑客”,正在构成全流通下的股市新“三足”,将A股市场承载力牢牢撑起,工行登陆A股已经万事俱备。而工行一旦平稳着陆,中国资本市场将会因为拥有超大市值股票,而可以承接更多大市值股票,并在全球资本市场上赢得地位。 其次需要我国资本市场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定价能力。这一点,目前虽算不上尽善尽美,但也基本不成问题。众所周知,一个股权割裂的资本市场,不仅是封闭的、自我炒作的市场,也是跟全球资本市场脱节的、缺乏国际定价能力和对话资格的市场。从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中国资本市场推向了回归资本市场本来面目、加速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的历程。历史的车轮驶到2006年秋天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股改大局已定,而且市场的理念、估值的方法、新股定价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中国银行在发行H股之后一个月发行A股时,A股发行价的确定,基本反映了全流通背景下,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定价能力。这也表明,全流通发行的工行,若同时在香港与内地发行,两个市场间的定价障碍已经消除。 最后需要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创新能力。这一点,条件也已基本具备。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在创新方面,无论是定向增发,向机构询价,推出权证衍生产品,还是着手构建股指期货,各类创新层出不穷。现在,若A+H股同日同价上市,则需要确保两种股份在两种监管体系下发行步调一致,同时,H股主承销商与A股主承销商需根据市场反馈,就发行比例分配进行及时协商。显然,这在挑战管理层的解决能力和技巧。从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工行A+H股同日同价上市的态度看,不排除监管部门进一步通过创新手段,修改发行机制,缩短发行周期,改良询价机制,以接近港交所发行制度和国际规范,让工行如愿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梦想。 虽然工行成为A+H股同日同价上市“第一人”,条件基本具备,但考虑到工行的巨大体量(如能实现A+H同日同价上市,IPO的总集资额最高可达1875亿元),工行是否会在最后关头,因操作的复杂,以及考虑到任何调整都可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而忍痛放弃A+H股同日同价上市的选择,重走中行旧路,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无论由谁来完成这个“地标式”的A+H同日同价上市动作,一切均已表明,经过股改而“重生”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告别了过去,每个“航母”的每个创新动作,都在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全球,并影响着全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