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期权难成中国“金手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04:54 金融投资报

  期权激励,在资本市场被称作“金手铐”。始于1950年的期权制度,其实比较适用于创业型的高科技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共同特性是,现金流短缺导致薪酬并不尽如人意,但却有着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期权激励制度,显然不同于国际流行的适合现金流缺乏而增长前景好的高科技公司一类,它有更多中国特色。早在2003年,随着股改预期的不断加强,国有股性质开始
发生微妙的改变,国退民进造成一时间上市公司MBO和变相MBO成风。这个时候,所谓的期权激励很多是部分管理者成立一个空壳公司,买断上市公司国有股进行私下分配。这个时候,所谓的期权激励只有一个“乱”字可以形容。因此,2005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公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宣布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

  的国有股权不向管理层转让。

  但现在股改接近尾声,以前不能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开始流通,以激励管理层更好地经营公司,同时与收益挂钩的期权激励频繁出现在股改方案之中。以至于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国资委将不再批复股改方案中的期权激励内容。但批准了的显然还是要执行的,于是,近日坊间又传来消息,说是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性办法即将正式发布。他认为,股权激励是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但在中国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的方式,需要谨慎从事,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

  什么是负面影响我们不得而知,可能和当年的限制“管理层收购”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就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实行的期权激励看,很多是对属于上市公司的未流通股权部分进行再分配,意在激励管理层搞好公司经营。不过,是不是搞好公司经营就一定要用股权激励则见仁见智。在美国,早在2003年微软就宣布与期权制度分道扬镳,因为在微软看来,期权制度不如一个更有诱惑力的薪酬制度,“空头支票”显然难以抵挡真金白银。

  而在国内,我们把期权激励当作新时代的“金手铐”,一定要把它牵扯到搞好公司经营上有点牵强,像微软那样给一个更好的薪酬预期也许更符合实际情况。那么,美国都不流行“金手铐”了,国内很多上市公司为什么乐此不疲?不能流通的死股变成活股了,“一夜暴富”的机会就在眼前,谁会不动心?其实,看看目前有期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又有几家在经营上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防止期权激励“假公济私”,这似乎也是管理层要求“要谨慎从事,避免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吧。

  本报记者文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