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大限迫近券商重组加速 外资券商加快进入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8:58 新京报

  中小券商增资扩股,问题券商战略重组,外资进入搅局证券业

  

大限迫近券商重组加速外资券商加快进入布局

  2006年7月17日,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随着10月31日大限的临近,历时数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即将收官。张小禹 摄

  2004年8月起证监会开展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清理整顿工作,将在今年10月结束。所有券商都要在此之前完成达标,否则将被清理出局。

  10月31日日益临近,问题券商开始真正面临生死时速的考验,大型券商则借此机会不断扩张。

  实力雄厚的券商都在努力谋求扩张,同时也在提高自身实力,达到证监会要求的券商分类指标,拓展业务规模。民族证券唐震斌博士向记者表示,在力求达到硬指标的同时,实力较弱的小券商都在努力吸收资本填补窟窿,为了赶在大限之前达到标准,免于被边缘化的命运,他们在做最后的奋力一搏。

  中小券商 增资备战融资融券

  进入2006年,券商重组并购活动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证监会7月23日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其中对于可从事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经营管理等传统三大业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的净资本要求是2亿元,这正是创新类、规范类券商参评的最低门槛。

  在这场券商的生死战中,创新类券商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如广发证券收购第一证券,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国信证券吞并大鹏证券,而中小券商并不甘被鲸吞的命运。

  在完成数次并购之后,今年7月4日,小型券商河北财达证券通过规范类评审正式跻身规范类券商行列。

  2004年6月,财达证券成功收购原佳木斯证券。7月18日财达证券公司宣布进行增资扩股,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河北省国资控股运营公司拟注资4.4亿元,公司资本金将增至6.69亿元。知情人士透露,财达证券下步要收购河北证券。

  财达证券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增资扩股,跻身综合类券商行列。公司总经理翟建强表示,公司将适时进行第二轮增资扩股,将股本扩张到20亿元以上。

  注册资本只有1亿元人民币的蔚深证券在此期间也完成了增资扩股。8月初,在蔚深证券内部工作会议上,公司董事长赵长安透露,蔚深证券将得到至少12亿元资金的支持,达到创新类券商的净资本门槛。

  “增资扩股对于中小券商来说,的确是备战融资融券的一个途径,”蔚深证券公司办公室人员向记者表示,“蔚深证券也正在积极做增资扩股这个事情,并且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问题券商 战略重组填补资金缺口

  随着10月31日大限的临近,历时数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即将收官,在剩下不到100天的时间里,要彻底消化历年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说服意向性战略投资者拿出数十亿资金填满窟窿,迫在眉睫。

  这意味着如果大限之前,问题券商整改还不过关,就不仅是业务被限制。

  唐震斌说大限后还不能自救的问题券商将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很可能被直接关掉,或者被吞并。现在的趋势是券商需要做优做强,而现在的券商呈现一种散、乱、弱的局面,竞争力不能被完全体现。

  他预计证监会通过此次整治,会留下大概50多家规范券商。

  巨田证券20年中,历经四次增资扩股,资本金扩充至6亿元。但在过去数年间,因委托理财业务亏损,巨田证券累积占用的客户保证金一度高达9.5亿元。

  今年4月,邮政局和诚通集团开始介入参与巨田证券重组工作。

  巨田证券总裁董荣生告诉记者,7月21日证监会对巨田证券业务限制进一步升级,无疑加速了巨田的重组进程,“短短几天之后,大股东们就拿出了一份新的重组方案”。

  董荣生还指出,“这个方案应该是一个多赢的方案,各方都比较满意”巨田证券到期要清偿1.8亿元客户保证金,而证监会有严格的整改期限,为了尽快填补保证金缺口,巨田证券不得不与时间赛跑。

  但巨田证券方面对此表示乐观,巨田证券总裁董荣生这样表示,“填补保证金缺口和充实净资本两件事在8月份都会得到解决,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行业整体 外资券商加快进入布局

  随着股市回暖,券商整个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已有49家券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布了上半年经营数据,这49家券商全部实现盈利,净利润合计达99.58亿元,平均数为2.03亿元。

  在券商业绩实现好转的同时,外资券商也开始对国内证券业虎视眈眈。中国进入WTO即将满5年,届时放开国内金融市场的承诺即将兑现,其中也包括对证券业市场的放开。

  去年,国际大投行便纷纷试水中国本土证券业,进行真正放开前的热身。目前已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银、美林等近10家外资加入到国内券商这股增资扩股热潮中,尽管资金雄厚,他们的入券之路并不顺畅。目前摩根大通欲控股辽宁证券的计划已经落空,而瑞银重组北京证券在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后终于获批。

  根据目前法规,外资持有证券公司的单一最高持股比例为20%,参与新成立合资证券公司的最高持股比例为33%.虽然外资达到了这些硬指标,但有市场人士分析,管理部门已经透露出明显的政策转向。

  今年6月,由北京证券重组而来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得筹建批准,而更名后的瑞银证券也成为国内首例拥有自身品牌的外资券商。

  此外,作为国际第一大投行的摩根士丹利亦加快了重组爱建证券的脚步,大摩计划通过受让股权、注资等方式获得爱建证券50%股权,并希望能够在年底获得批准。

  民族证券的唐震斌表示,随着全部开放金融市场的步伐加快,将有更多的外资投入到国内证券业,国内券商必须通过融资壮大自身才能在将来与外资抗衡。

  本报记者张慧 实习生张羽飞

  证券业发展经历阶段

  一阶段(1984-1989):自由交易阶段

  各个公司自行发行股票,并通过分散在各地的各种融资公司、调剂中心、融资中心等金融机构进行股票交易。

  二阶段(1990-1992):开始集中交易

  199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严格控制股票发行和转让的通知》,在这个基础上于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我国原分散在各地的各种融资公司、调剂中心、融资中心一律撤消。

  三阶段(1992-1997):中央监控阶段

  1992年10月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中央政府开始初步介入证券市场,集中统一的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形成。

  1996年12月16日,交易所正式实行涨跌幅10%的限制,以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并将两个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管理,以加强中央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管理。

  四阶段(1998-2000):法制建设与政府推动阶段

  1998年,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占我国GDP的24.46%,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998年12月《证券法》正式通过,标志着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证券市场步入了依法经营阶段。同时,中央政府介入证券市场,推动了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有效加强了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

  五阶段(2000年后):市场化阶段

  2000年以来,随着保荐人制度实施,

中小企业板的开设,证监会开始了对证券公司的整顿,树立了优胜劣汰的思路和市场化的解决模式。

  据汉鼎世纪研究报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