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医药市场整顿 掂量药业公司成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田露

  “欣弗”事件可以说加快了国务院《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发布。行业研究人士指出,该《方案》相比以前的监管措施,突出地重视了对药品生产管理环节的日常监管。可以说,由于对药品生产、审批及流通环节加强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药业上市公司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专项行动指向用药安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据说是今年一系列医疗体系整改文件中用词最为严厉的一次。《方案》要求各地政府和直属机构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具体来说是要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四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专项行动的目标直指“民众用药安全感增强”这一中心,自今年9月起,专项行动将在各地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海通

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菊颖在看了这份文件后表示,此次整顿主要是针对药业企业的生产管理而进行,加强对药品生产的日常监督及严格准入的指导思想非常明显。而记者注意到,文件中提到,在生产环节中,国家将对GMP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监局对药品质量的管理主要是通过GMP质量认证进行。在今年“齐二药事件”发生之后,药监局5月中旬曾紧急下发文件加强GMP认证跟踪检查。目前上市公司中已出现*ST集琦下属药业公司GMP证书被收回这样的现象。

  与生产质量需要引起高度警醒的同时,药业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同样使它们“绷紧了弦”,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新药审批放缓和打击商业贿赂。

  优质企业可望脱颖而出

  近期整个医药行业乃至医疗体制都受到了舆论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话说,从年初就开始感觉到医药行业的气氛较为不一般。

  引起相当大震动的当属新药审批放缓。今年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官员落马事件牵扯出了新药审批之后复杂的利益链条,权力部门“年批万种新药”的举动受到广泛质疑。为此,3月中旬药监局修订《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文件,并公开承诺对新药审批流程及相关法律滞后的问题做专门研究。该事件实质性的后果就是新药审批放缓了,而在此种境地之下,相当一批药业公司处境尴尬。海通证券的研究员贺菊颖指出,这对于一批原有药品品牌市场影响力正在减弱,依靠新药上市拉动收入和盈利增长的药业公司来说,打击将是相当大的。

  但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行业风险和调整加大对于优质公司而言反而是机遇。上述药品行业整顿重拳,反而有利于那些品牌突出,研发和创新能力强,同时一直规范经营的医药公司胜出。

  上市公司寻找“突围”方向

  “我们也找不到方向了!”昨日记者采访时,上海一家药业上市公司的董秘忍不住透露了一点心声。在他看来,医疗体制怎么改革,药业公司相应也就进行怎样的调整。但在目前

医疗体制改革路向不明,争论四起的情况下,药企不免有些无所适从。他表示,外界谈到医疗产业链条,一般会联想到复杂的利益分配格局,在这其中,药业类公司也只是一个环节,很多事情单靠一已难以执行。就比如说生产质量的保证问题,他就认为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顿的效果不见得会很有起色,还要是整个体系的协调和整体整顿为好。

  根据今年7月一份券商的研究报告来看,

医院终端仍是国内药品销售的主流市场,占到药品销售规模的80%之多,远远高于药店销售终端。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要整顿药业市场,在加强对药业公司的内部管理之外,确实还需要关注整个医疗体系的监管与改革探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