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垄断行业不能拖节能降耗的“后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李长安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今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然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却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了0.8%,而且能耗增长速度还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能源消耗指标不降反升的行业,大都集中在垄断性非常高的国有垄断
部门。可以说,垄断行业的能耗居高不下,是导致目前GDP能耗系数“不降反 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主体,理应成为降低能耗的“先锋”。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目标,由此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不过,如果市场不是完全充分竞争的,而且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也很不健全,那么这些因素必然会扭曲企业的市场行为。

  而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恰恰是这样一个不完善的、且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存在着大量的国有垄断或准垄断企业。从数量上来看,尽管这些垄断企业在我国全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从产值来看,这些垄断企业却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已突破了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其中,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额为6413亿元,占国有企业全部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另外,对实现利润的全部国有企业进行排序发现,前10名的中央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又要占到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5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诸多国有垄断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市场中处于价格领导者的地位。有些企业仅仅依靠不断上涨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就可以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如果加上目前的市场准入限制因素,其他企业难以对国有垄断企业形成威胁性的竞争,所以国有垄断企业也鲜有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

能源消耗的动力。

  以技术投入为例。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水平最有力的武器。有关专家测算过,通过开发和引进节能技术,可使西部能源投入量减少33%,全国的能源投入量可减少5%。通过对各种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技术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其销售额的0.56%,大中型工业企业也只占0.71%,在全国2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

  行业或企业的规模也是决定能耗高低的重要因素。按照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的单位成本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这就说明企业处在“规模经济”阶段。但是,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以后,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反而会使得单位成本重新开始上升,这就表明企业又进入了“规模不经济”阶段。从客观上讲,与国外跨国巨头相比,我国的企业规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也说明中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大有潜力可挖。

  然而,我国产业的规模经济始终处于两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地方利益的存在使得某些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单个企业的规模却始终上不去。以

钢铁业为例,根据中国钢铁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粗钢年产量大于500万吨的17家大企业,它们的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46.33%,比去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这就说明产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另一方面,从垄断国企的内部管理机制来看,由于始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也残缺不全,使得一些企业领导人盲目地把追求产量扩大放在了第一位,节能增效反而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切实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作为具有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要改变垄断行业在节能降耗过程中的“拖后腿”形象,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垄断,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促使包括垄断国企在内的所有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条件。认真落实允许非公有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从内部和外部形成对垄断国企节能降耗的压力机制;二是加大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技术在降低能耗、增强企业

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三是尽快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合理的价格体系是最有效的经济杠杆,需要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才能引导现在的资源高消耗型增长方式向节约型增长方式实现真正的转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