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惟一一张不良资产处置合资牌照 融德出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09:4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马宜

  实习记者 刘婷婷 北京报道

  从事不良资产生意的第一张合资牌照诞生,但合资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在成立前就已经注定要亏损。

  本报获悉,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德意志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三方发起设立的融德资产管理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新公司将专司不良资产处置并已开始大量招兵买马。

  成立融德是华融转身的关键一步。知情人士透露,华融将传统业务划拨到合资公司后,自身就可以顺利完成向金融控股转型。

  华融+德意志=融德

  5月底,华融作为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东获准成立,这是四家资产公司在内地的第一家存续性合资公司。

  新公司名叫“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外方为Cathay Capital Company(No.2) Limited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mpany, 即IFC)。Cathay Capital Company(No.2) Limited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美国国际集团(AIG)组建的专门收购、管理和处置中国不良资产的外资企业。

  IFC是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负责私营部门投资的机构。2004年,IFC曾涉足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投资5000万美元参股第一家专门从事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投资基金“长江中国”。在IFC最新的中国投资一览中表明,IFC对融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本投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

  尽管还没有对外正式挂牌成立,新公司已经开始招兵买马。

  8月8日,华融在网站上挂出融德公司的招聘广告,涉及的业务部门包括“收购与投资部”,主要负责不良资产购买前的市场信息收集及购买过程中的尽职调查、价格评估等工作;另外一个业务部门,“资产管理部”,则负责资产购买后的清收和处置。

  合资公司对华融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从2001年开始,华融首开国际招标之先河,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第一个尝试将资产打包,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卖给国外投资者。但“为符合国家政策,并让买卖双方都满意”,资产出售并没有采用“卖断”的方式,而是由中外双方共同组建一个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特殊目的载体),来处理事后的资产处置。SPV复杂的资本结构及成本利润划分方式至今没有人可以明确的解释清楚。

  从2001年至今,华融一共组织了五次国际招标。

  以这种方式,从2002年起,华融先后与

摩根士丹利投标团、高盛、瑞士银行、摩根大通、雷曼兄弟、GE商务融资成立了9家合资项目公司。这些项目公司大都叫融瑞,通合与通原,雷华,第二联合,华摩通等,华融也成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拥有合资公司最多的一家。

  但这9家SPV都是项目公司,外资买一个包,就和华融成立一家公司,处置完了手中的资产包就要清算关闭。据悉,截至目前,9家SPV都没有完成手中资产包的处置。

  但华融与德意志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合资成立的 “融德”显然与前九家完全不同。

  “以前的项目公司,买到一个包后,等待批准的时间要一年半载,但这张牌照是存续性的,不用买一包就申请一下。”知情人士透露。

  据悉,处理不良资产仍是新公司的主要范围。而相似的存续性公司目前只有一家在香港注册,在联交所上市的银建国际实业公司(0171.HK) 。信达为大股东,汇丰、摩根大通参股。

  “按以往的惯例”, 这第十家合资公司同此前九家都将注册地设在北京南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发区可以免征营业税。”知情人士称。

  以亏损换牌照

  合资公司已经从华融拿到第一单买卖,但结果可能并不是“开门红”。

  去年12月6日 ,华融与Cathay Capital Co Ⅱ., Ltd.签订了资产包购买协议。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打包出售之前,华融将把剩余的政策性资产盘点一下,总部对下面各办事处下达的打包指令是,一点收不回来(即零资产)打包卖给银建国际,1毛钱(即资产账面价值的1%,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俚语)以上的自己留下来处置,而介于零资产和1毛中间的那部分资产则打包卖给国际投资者。

  2005年11月25日,银建国际公告称,该公司以5.4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华融账面值为364.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包,收购价格仅为资产面值的1.5%。

  而对于中间部分的资产,最后有三家参与了竞标,包括Cargill和美洲银行的联合竞标团,里昂信贷银行及以德意志银行为首的Cathay Capital, 最后Cathay Capital中标。

  “这样,华融将剩余政策性资产的硬骨头就都弄出去了。”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即使通过种种方式,华融已经是政策性业务达标的最后一名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信达、长城和东方相继宣布完成了财政部规定的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的两率任务。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就在今年年底。

  不完成任务,就没法拿到转型的门票。而华融的转型目标是成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不良资产市场的利润似乎越来越薄,而华融将传统业务划拨到合资公司后,自身就可以顺利完成转型。

  据悉,在华融中高层与投资者讨论的时候曾指出,“第一单肯定不挣钱,要想挣钱就别来,但要看长远,多出钱可以买到惟一一张在中国做不良资产业务的牌照。”

  拿到一张不良资产处置的合法牌照,这也许是外资拿到这一包的惟一目的,尤其是目前,单独拿到牌照对外资并不容易。

  “以外资的身份处置不良资产有很多不便之处,比如在诉讼的时候,要执行很多额外的手续,我们从半年前就开始申请外商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执照,按《行政许可法》,45天就应该给答复,但到现在都批复不下来,

商务部称没有法律依据。”一位外国投资者对本报说。

  也许是刚刚注册成立,在工商登记中还查不到任何有关融德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

  但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合资比例应该是华融以51%的比例控股,Cathay Capital Company(No.2) Limited占有49%, 但后来有消息称,华融将手中的股份卖给IFC 10%。

  “应该说是华融参股了这家公司。”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