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专家建言:仍须加大调控力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03:3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郑晓波周荣祥

  本报讯“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718亿元,同比多增2032亿元。”这是央行昨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数字。作为发放贷款的淡季,并且在连续的宏观调控措施下,1700多亿的7月份贷款数据令很多专家感到意外。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数据明显偏高,下一阶段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贷款增长过快趋势仍未变

  “按照历史经验,7月份应该是发放贷款的淡季,过去三年7月份平均放贷仅为350亿元,今年7月份新增贷款是其五倍,这个数据明显是偏高了。”申银万国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如是说。

  他表示,贷款增长过快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前5个月增长一直很快,6月出现下降是因为宏观调控在发挥作用,但在商业银行盈利动机支撑下,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不可靠。

  “虽然与6月份数据有所下降,但7月份新增贷款数量反弹明显,实际上仍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中信建投

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商业银行的盈利要求和外汇储备持续增高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是贷款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前期调控政策中,行政手段起的作用稍大,虽然在短期可能见效,但其反弹可能性也比较大。”

  多种手段结合抑制信贷投放

  针对贷款的高速增长和较多的流动性,下一阶段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控制?对此,专家一致表示,各种措施应当相互配合使用。

  李慧勇建议,在银行放贷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要想控制贷款增速,应减少其可贷资金量通过发行央票,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息,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但他表示,加息条件尚不充分。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滕泰的观点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货币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因此,仅仅采用货币政策是完全不够的,对解决结构性问题也不利,应当将货币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结合使用。

  诸建芳则认为,下一阶段应综合使用调整存款准备金、加息、汇率等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他预计,在政府可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加上前一阶段的各种调控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下一阶段新增贷款数据将会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也都将有所回落。

  汇率调整应提上日程

  在美联储暂停加息之后,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表示,要提高

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与此同时,海关总署公布7月份贸易顺差达到146亿美元,这使得汇率调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对此,李慧勇表示,调整当前的汇率政策将是下半年整个货币政策的一个重点。接下来央行汇率政策可能会有调整,升值步伐可能加快,汇率形成机制上也可能会有新的举动。

  作为坚持汇率调整支持者,滕泰认为,人民币汇率缺乏足够的弹性是

中国经济外部不均衡以及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使得中国正在付出高价进口、廉价出口的国民福利损失。如果汇率不调整,将使我国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同时,还使我国被动使用内部紧缩政策,牺牲经济增长,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外部经济不均衡。

  天相投资分析师石磊则认为,从贸易顺差来讲,汇率调整并不是解决贸易不平衡最好的手段,因为我国产业政策不合理才是顺差较大的根源。但从金融角度来看,汇率改革是必要的,增加弹性也是必要的,但不是说要升值多少,这样容易造成热钱大量流动,波动剧烈对经济会产生不利影响,而是在制度上有所变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