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信贷投向分化 均衡性有待加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见习记者 邹靓

  央行上海总部昨日发布上海市货币信贷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46.83亿元。其中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当月增加8.16亿元,比上月少增415.8亿元,同比少增0.72亿元;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8.67亿元,同比多增30.4亿元。

  贷存比连续三月上升

  报告显示,7月末,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821.59亿元,当月仅增加13.09亿元,同比多增41.78亿元, 但比上月少增407亿元。

  报告指出,自5月份以来,“中资

商业银行贷存比已经连续三月上升”。数据显示,7月末,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为64.2%,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但备付金率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央行上海总部认为,7月5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的调控政策正式实施,以及商业银行存款大幅下跌是贷存比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同时表示,资本市场新股申购和发行对银行资金的分流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说这是7月存款回落的最主要原因”。

  信贷结构问题不容乐观

  7月份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减少10.22亿元,与上月增加460亿元呈明显反差。从贷款结构看,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较多,且占比较高,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波动较大。

  央行称,“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应把握好经济增长与贷款投放进度、

宏观调控与利润增长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

  数据显示,7月份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79.6亿元,同比多增79.2亿元,比上月少增203亿元。然而,1至7月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加748.55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增量的85%,虽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期限结构单一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学彬认为,我国间接融资占比过重是个长期问题。股票市场无法提供长期资金,长期债券市场发展不足,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必然带来银行贷款结构的不合理。“这不是银行本身或是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才能让信贷市场上长期信贷的不合理占比降下来。”陈学彬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