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航上市后有可能跌破发行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2:31 北京晨报

  IPO规模被迫缩减四成

  伴随着大盘的宽幅震荡,一向为一级市场香饽饽的IPO受到市场的冷遇,以至于日前中国国航决定将原定的27亿股发行量缩减至16.39亿股,这是“新老划断”IPO以来首家主动缩减IPO规模的企业。但即便如此,分析人士仍然担心中国国航在上市的当日极有可能跌破发行价,从而影响到后续大市值企业的IPO。与此同时,日前刚刚挂牌交易的大秦铁路,在新股上市当日的涨幅也只有10%强,业内人士戏称获得一个涨停板。正因如此,敏感的分析人士开始讨论起在低迷市道下如何发行大市值股。

  低迷市少发业绩受质疑大盘股

  中国国航发行遭冷遇其实根本原因不在于市场的低迷,而是在于市场对中国国航的业绩不放心,因为中国国航募集资金主要是购买飞机,而目前航空油价又持续上涨,使得中国国航的盈利能力受到考验,这在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相关个股的公开资料中可窥一斑。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国航换成广深铁路等其他业绩稳定增长的大市值股,境遇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尽量规避行业景气高峰将过企业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提议,在IPO过程中,尽量规避一些行业景气高峰即将过去的企业IPO,否则上市后将极有可能持续阴跌,从而给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杀伤力。比如说在汽车行情景气高峰阶段发行上市的长丰汽车,从2004年6月的15.99元一路杀跌至2005年11月的3.88元。因此,在目前阶段,尽量避免水泥、工程机械、煤炭、电力等相关企业的IPO,否则不仅IPO时困难重重,而且在上市交易后也是持续阴跌,给市场带来持续的杀伤力。

  引进成熟市场全套发行机制

  目前A股市场的市场化发行趋势已宣告确立,但境外市场全套的市场化发行机制并未一概引进,比如说做市商制度、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广泛的且具有责权利相统一的询价制度等,尤其是做市商制与询价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目前的

新股发行与市场化步骤不太协调。这样既可以规避新股发行所出现的尴尬,也可以抚慰市场对新股发行后二级市场股价持续低迷所产生的怨气。

  江苏天鼎 秦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