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学费短缺不用愁 助学贷款可解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各银行助学贷款一览

  贷款名称贷款限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中国

  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不超过10万元不超过8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不上浮

  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所就读学校的总共需要的学杂费的80%最短期限为6个月,最长期限不超过6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

  工商

  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一般不超过8年(含),且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的4年贷款利率按照央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贷款最短期限为6个月,最长期限不超过8年(含)同上

  建设

  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按照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标准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执行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

  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最低额度为2000元(含2000元),最高额度为10万元期限最短为半年,最长不超过5年(含5年),其中采用信用方式或保证方式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含2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

  招商

  银行教育学资贷款(担保贷款)贷款最高可提供学生教育所需费用的100%,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最长可达8年贷款利率执行央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执行合同利率,遇

利率调整,合同利率不变;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每满1年后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

  农业

  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毕业后6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

  交通

  银行个人助学贷款学杂费贷款最高金额不超过受教育者所在学校的学杂费收费标准,生活费贷款最高额不超过当地全日制院校在校生的基本生活费标准最长8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利率浮动: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

  中信

  银行教育贷款采用抵押担保方式的,贷款额度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 70 %;采用质押方式担保的,贷款额度不超过质押财产价值的 90 %最长不超过 5 年按央行规定的期限利率和调整方式执行

  广发

  银行助学快———个人商业助学贷款最高可达50万元一般5年以下在央行规定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上下浮动

  华夏

  银行个人教育助学贷款最高为1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8年贷款利率按央行规定的同档次贷款利率及有关规定执行

  上海

  银行个人商业教育贷款最高可达10万元最长不超过5年贷款利率按照央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光大

  银行商业助学贷款最低限额为1000元不超过5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有浮动

  浦东发展银行商业助学贷款按照教育局规定的最高学杂费标准毕业后4至8年按央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

  □本报记者 金苹苹

  随着各所高校录取工作的进展,大部分学生最近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在满怀憧憬和欣喜的同时,高额学费的压力却让他们和父母苦恼不已。

  其实,只要借助助学贷款,这些学生和家长就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了。根据国家政策,大学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完全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助学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学业,毕业后依靠自己的收入来偿还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贴息优惠多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各商业银行发放、国家财政给予50%贴息的贷款,发放对象是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高等院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按照国家规定,国家助学贷款的资金只能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

  一般而言,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性的申请,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次贷款,银行每年集中一次审批且一次签订合同,审批同意后,贷款按年(月)发放。如果需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直接向所在学校的有关部门提出,银行不直接受理学生的个人贷款申请。眼下,很多高校与银行之间都签有银校协议,确定自己学校和某个银行的定点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都有相关部门负责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需要符合以下一些最基本的条件:如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学习成绩较好、在校期间所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诚实守信、能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等。学生获得的贷款最高不能超过借款学生所在学校的学费标准,生活费的贷款金额最高不能超过学校所在地的基本生活费标准,每年的贷款上限为8000元。

  作为带有国家政策性贷款的国家助学贷款,其优势在于国家财政给予的贴息政策。按照规定,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的贷款利息给予50%的财政补贴。但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政策最近可能会作一些调整,原来贷款合同期50%的财政补贴将变为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则全部自付。原来规定自学生毕业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现在改变为贷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毕业后6年内还清。为了鼓励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还在研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对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贷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

  商业助学贷款:

  多种形式可选择

  在国家助学贷款之外,需要贷款的学生另外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是普通商业性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不同的是,商业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可以是学生本人,也可以是其直系家属或法定监护人,商业贷款政府不贴息。相比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更为严格。

  商业性助学贷款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或信用贷款方式发放,在学校所在地、家庭所在地都可以申请。在学校所在地申请信用助学贷款,部分银行要求学生所在学校必须与金融机构签订银校协议,并为借款学生提供贷款介绍人和见证人。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学生要获得此项贷款并不容易,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比较慎重,相关要求也比较高。

  更容易获得的商业助学贷款是需要担保的助学贷款,各家银行目前都有此类贷款项目,但在贷款总额、还款时间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抵(质)押物可以是房产、国债、银行存单等物品,贷款利率则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此类贷款不能向学生提供就读期间所需的所有费用,至多只能申请所需费用的80%,最高金额为10万元,还款时允许分期还款。这些助学贷款可以在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各家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办理。

  毕业后还款:

  及时还贷保持信用

  据了解,以往发放的助学贷款还款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出现了不良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方面的担忧,影响了银行进一步放贷的信心。对贷款学生而言,毕业后一定要及时还贷,为自己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不少助学贷款合同中现在新添了两个条款———授权条款和信用记录。授权条款是指借款人授权贷款人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其国家助学贷款的资料;信用记录则是将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在内的各种信用信息都记录在个人信用档案中。例如在上海已建立的大学生信用档案里,通过与各家商业银行的合作,信用记录单位将对贷款学生的助学贷款偿还情况及其他信用记录进行跟踪,为其出具个人信用报告。一旦出现违约记录,该学生的留学、创业、购车、购房等贷款申请会被严格控制甚至拒绝办理。这些措施不仅考验贷款学生的诚信度,也提醒贷款学生须正常还贷,以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如何申请助学贷款

  申请商业助学贷款要具备什么条件?

  申请人须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且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还要提供学生就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和学籍证明)等以及就读学校开出的学生学习期间所需学杂费、生活费及其他有关学习的费用证明。除此之外,申请人需提供银行认可的财产抵押或有效权利质押或具有代偿能力的第三方保证。

  商业贷款的担保方式有哪些?

  可以采取抵押、质押、保证、信用四种方式。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质押物范围包括借款人或第三人名下的由各银行签发的储蓄存单(折)、凭证式国债、记名式金融债券等。以房产抵押担保的,抵押的房产应为借款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名下的自由产权且未作其他质押的住房。采用第三方保证方式的,应提供保证人同意担保的书面文件、保证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有关资信证明材料等。信用方式担保必须经银行核定信用等级,贷款金额不超过相应的额度。

  申请人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学生证明材料包括录取通知书、学生证等。借款人与受教育人之间的关系证明材料;银行认可的借款人收入证明;借款申请表、首付款证明以及质、抵押物权利证明等资料。

  借款学生毕业时需要与银行办理哪些手续?

  借款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应组织借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制订还款计划,签订还款协议。借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上述手续后,学校才会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有无专门处理和咨询助学贷款的部门?

  据悉,8月15日至9月15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开通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负责接听,接受有关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并对投诉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本报记者 金苹苹

  实习生 赵艳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