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不相信管理层会自毁长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08:40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际航空到网下发行的截至时间8月4日12时,11.75亿股份额仅被认购2亿多股。可见机构投资者对于国航是多么不“感冒”。国航将在本周接受网上认购,有关分析师认为,预计国航新股的中签率将达到30以上,而到上市时价格将很快跌破发行价。
 
  此前国航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承诺,自国航上市交易后至2006年12月31日,若国航A股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格,中航集团将以不低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按相关监管要求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直至恢复到发行价格为止,累计增持量不超过A股6亿股。这样的承诺只能说明大股东对国航上市后的股价信心也不足。
 
  那么,国航上市后是否会很快破发呢?如果破发,对整个市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大众评判台
 
刘静:泡沫
 
  国航破发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当初,新股动辄百分之一百的上涨确实给股民以很大的诱惑,但那时是有牛市作为背景的,现在的股市可能开始新一轮熊市,股民们在经历了太多股市的风风雨雨后,一般不会再有当初的冲动了。而且泡沫没有永久存在的可能性,破灭之后,破发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丁文波:不幸
 
  国航在发行新股中有两个不幸:一是抓住了轰轰烈烈的新股神话的尾巴。大家都知道,总是最前面的人尝甜头,之所以称为新股神话,就是因为一直没有破发,但肯定有某只新股在某个时候会破发的,时间越久,这个可能性就越大,很不幸,国航目前这种可能性最大;二是国航发行新股恰巧碰到了从七月末开始的股市下跌,在此当口,有几个股民会大胆地往国航的火坑里跳呢?
 
宋清:套牢的将不止投资者,还有承销商
 
  新股破发会将包括承销机构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套牢”,将二级市场的风险延伸至一级发行市场,承销商的发行风险将凸现。所以目前最现实的应对之法似乎只有改进发行定价模式,降低市盈率,但发行价降低又将进一步拖低已发行股票价格水平,市场新均衡只能建立在更低的水平上。
 
陈先生:生不逢时
 
  如果国航的发行价定得比较合理,市盈率在二十倍以下,上市后还可能有较好的走势。但是国航选择的发行时机不好,生不逢时。
 
文小姐:新股炒得太凶不好
 
  香港的新股上市一般定位在涨发行价的20到30左右,我认为较合适。
 
  话题策划主持凌建平 MSN主持祝裕
 
◆沸点特稿
 
不愿相信管理层会糊涂到自毁长城
 
黄湘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股恢复发行以来首度发行失利的危机落在国航头上,充分说明,信心不可失,民心不可侮。
 
  国航的发行失利危机,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在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加息等不明朗因素使得市场前景越来越难以确定时,市场扩容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扩容力度的过度增大,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但是,资金方面其实也并非如通常所说的那样不成问题,只不过人们把中行A股发行以来的资金紧张平衡误读为资金没有问题罢了。
 
  资金问题本质上也是信心问题的外在表现。市场信心足则资金足,信心不足,即使在资金来源很丰沛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资金不足。在资金本来就处在紧张平衡的情况下,由于信心不足的缘故,存量资金尚且还在流失,更何况增量资金和观望资金。
 
  事实上,中行A股发行上市后的高开低走,大秦铁路的低调亮相,以及大盘的几次深度调整,乃至极为罕见的七连阴八连阴,都是投资者对新股扩容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来势过急有所不满的反应。没想到有关当局居然不顾一切上新股。问题很严重,股民很生气。
 
  那么,在市场不乐意的情况下,国航这样的公司为什么还要霸王硬上弓呢?有人说是打压股市泡沫的策略,这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之谈。我们宁愿相信管理层这么做不过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不愿意相信他们会糊涂到自毁长城的地步。因为凡是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直接融资比例的逐步提高,都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健康的蓬勃发展的市场基础。任何超越市场承受能力的拔苗助长,都是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
 
  无须否认,大量的优质新股特别是大盘蓝筹股的加盟,是改变我国股市公司素质次绩效差投资回报率低的不良状态的根本出路。就此而言,管理层恢复和加快新股发行的出发点应是善意的。但是,一步到位的大换血,势必造成大出血,这无疑严重违背了“国九条”所坚持的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市场可承受程度统一的原则。
 
  再说,在市场发行体制同股改前相比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也并不能保证所发行的新股个个都是优秀血统。目前,不是已有一些新股在市场的质疑面前结结巴巴地陷于尴尬了吗?
 
  对于国航来说,网下申购虽失利,还可以有中金包销,自然无须有发行失败之虑。不合理的发行制度不仅成了不良新股滥竽充数的保护伞,而且也成了利益输送的管道。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股市永远不可能发生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发行失败,只会越来越频繁和更加严重地重复申购不足包销补足的故事。这对于违背市场意志的扩容运动是一种鼓励,而对于投资者利益则是一种惨无人道的伤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