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汇金抄到证券行业底 注资国泰申银一年收益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 05:5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勇 上海报道

  7月31日,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上,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和上海市政府各向公司提交了三名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名单,而此前,汇金由于是第二大股东,因此在国泰君安派驻的董事人数比第一大股东上海市国资公司提名的董事少,仅为两名。

  汇金正在试图增强对国泰君安的控制。因为在注资近一年后,国泰君安已经为汇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当然,汇金注资的另一家上海券商——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更未让汇金失望。

  2006年中期,汇金注资后的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都实现了近五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业绩增长,二者的中期净利润分别高达7.65亿元和7.02亿元。

  账面收益丰厚

  2005年9月底,汇金对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分别进行了25亿元和10亿元的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达到37.3%和21%,成为申银万国的第一大股东和国泰君安的第二大股东。

  短短九个月之后,汇金的投资就见了成效。2006年中期,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中期净利润分别高达7.65亿元和7.02亿元。

  同时,两家券商的股东权益在2006年中期分别达到了25.81亿元和36.07亿元,比2005年底大幅提高了42%和32%。由此,汇金的投资也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两家券商的盈利构成不尽相同。

  2006年申银万国的中报显示,虽然手续费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自营

证券差价大幅亏损7.74亿元,因此其中期的利润总额为-4.30亿元。然而因为资产减值损失一项转回了11.88亿元,所以最终的净利润仍然有7.65亿元。

  申银万国的中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申银万国在自营证券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减仓,其中以自营

股票更为明显,从2005年底的28.46亿元大幅下降至5.69亿元,股票市值减少了80%。

  也正是因为自营证券规模的大幅下降,形成了较多的差价损失。

  然而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在2005年底还导致公司巨亏的资产减值损失为何在今年中期反而又成为让公司大幅盈利的主因?申银万国的一位内部人士解释说:“这应该是公司在上半年收回了几笔较大数额的长期应收账款形成的。”

  至于国泰君安,跟许多券商一样,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来源主要是手续费收入和自营收入。

  不过,目前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历年亏损金额仍然较大,未分配利润分别是-41.35亿元和-11.39亿元。因此,要彻底消除历年积累下来的亏损还需要时间。

  “抄底”

  虽然仍然有巨额的历年亏损需要弥补,但很多人相信,券商的行业环境已经进入到一个上升周期,未来的盈利是可以预见的,而汇金的注资正好是抄了证券行业的底。

  有券商人士认为,汇金在2005年下半年对一些券商进行的注资,事实上也应该是一种必然。

  “当时的证券行业是既缺资金又缺制度的行业,在未来必定需要发展的背景下,总还是会有一些资本希望参与券商的重组,”某券商高层对本报表示,“但那时的情况显然不适合一些社会资本来牵头参与重组,于是证券行业这一具有公共利益的行业就需要公共资本来做。”

  现在看来,当时汇金的注资正说明了政府是在以开发性投资的形式来挽救券商这个行业,而开发性投资是选取制度落后、市场失灵和缺乏资金的行业先期进入,等行业复苏或成长时再选择时机退出。

  上述券商高层认为,汇金注资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模式就带有较为浓厚的开发性投资的特点。

  同时,被注资券商也为汇金的进入做好了财务上的“功课”,例如申银万国就在2005年中报和年报中大幅计提了减值准备,“即使是让汇金注资之后的报表好看些,也需要做一些财务上的处理。”北京一家券商的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另外,把遗留问题清理出来,也是吸引汇金注资的一个有利条件。”

  不过,汇金对于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持股期限分别定在五年和三年,最终都是要退出的。

  “目前来看,被注资机构如果能够上市,那么将是汇金最后的退出途径。”海通证券研究所陈峥嵘指出,“但是现在的券商因为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很难达到而很难实现IPO,因此有不少券商开始考虑借壳上市,如果能够成功,汇金的退出途径又能增加一个。”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