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广发证券借壳 实为扫清券商管理层激励的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11:39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洋

  “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券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借壳延边公路上市,并不是单单为解决资金上的需求。”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冀书鹏说,随着融资融券、权证创设、IPO重启和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相继出炉,广发证券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但这些并不足以驱使广发证券上市。

  “上市会使股权较为分散的券商面临更多的并购风险。”冀书鹏说。“其实券商的私募融资渠道要远比借壳上市后便捷、通畅。”

  事实似乎确是如此,券商本身是一个资金调度高度频繁的行当,即使是广发证券整体上市,那也将面临非常繁琐的信息披露程序。因此国外众多优秀券商,多数不希望上市,或者在占尽先机时才会去上市。

  渤海证券李翔林说,根据《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重大资产重组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后方才可实现再融资,如此一来广发证券的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而冀书鹏则认为,广发证券借壳之举,实为扫清券商管理层激励的障碍。广发证券的股权激励机制,从首任董事长陈云贤时代就已有时间表。2004年广发证券为了反击中信证券的收购,由公司高管和员工共同出资2.4亿元人民币成立深圳吉富,并从原股东手中收购了12.23%广发证券股权。这形成了广发证券股权激励机制的雏形。

  但《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直接或间接持有证券公司5%及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股资格应当经证监会认定,但深圳吉富从未得到证监会首肯。

  “证监会一直在敦促广发证券处理深圳吉富问题。在解决深圳吉富问题后借壳上市,也是为保证广发证券股权激励方案的延续。”广发证券一位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记者。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闫鸣认为,国内券商要想保持创新活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有必要探索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股权激励方式。而广发证券恰恰在此方面领先于国内其他券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