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证券分析师一将难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4:0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焦强

  中国股市反弹驱使不少有实力的证券公司采取“转会”、“挖角”、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许之其他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以丰厚的年薪和职业发展平台。借助人才战略,这些证券公司正在对自身的业务转型和研发模式定位重新思考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这句电影《天下无贼》中的经典台词,正在成为证券公司之间用以自嘲的玩笑话。

  随着证券业的全面复苏,各家证券公司之间的人才大战硝烟再起,其中尤以研发人才的争夺更为惨烈。

  《财经时报》记者最近参加的一次券商会议上,一家著名证券公司研发部的负责人一边和同行们打着招呼、开着玩笑,一边却在私下偷偷从这些同行手下“挖人”,他猎取的对象是优秀的证券分析师。

  由于各家券商使出浑身解数,开出诱人条件招兵买马仍一将难求,进一步驱使了优秀证券分析师身价水涨船高。

  业内人士指出,研发人才大战一方面反映出行业复苏使得证券公司有实力招揽人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证券公司对研发业务的高度关注。更重要的是,证券公司已有意借助人才战略,对自身的业务转型和研发模式定位进行重新思考。

  一将难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话放在研发人才大战当中似乎并不为过。

  一家券商研究所的总经理告诉《财经时报》,一般来说,证券业界的顶级分析师年薪可达50~100万元,优秀的在30~40万元之间。而通常情况下,小型券商的研发部门除去人员工资外,一年可供支配的费用不过在100~200万元之间,规模大的券商研发部年费用在500~600万元之间。

  然而,即便开出100万元天价,证券公司也可能一将难求。这是因为,全行业真正优秀的分析师不过30~50人。

  从去年下半年中国股市见底反弹开始,一些先知先觉的证券公司采取“转会”、“挖角”、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许之以丰厚的年薪和职业发展平台,积极网罗人才。

  其中,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有实力和名气的证券公司,在这场战斗中抢得先机。

  一位刚刚“转会”到一家创新类券商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财经时报》,他是被这家券商“挖角”过来的。行情好转后,很多券商有了储备人才的实力,同时,这也给了分析师流动的机会。

  “谁不愿意为收入高、名气大的公司服务?”

  分析师

  证券分析师是一个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业,从业人员起点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也屡见不鲜。其工作主要细分为公司研究、行业研究、策略研究以及宏观研究四大行当。

  由众多分析师组成的团队(研究所或者研发中心),构成证券公司的研发业务。此外,证券公司还有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一家著名研发机构,往往由若干的优秀分析师在背后支撑。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博士告诉《财经时报》,一名优秀的分析师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积累方能成熟,这对证券公司提出了挑战,证券公司必须有一整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

  他透露,一名分析师要想得到业内的认可,其从业经历、研发水平、与业内人士的交流、参加活动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每年一度的业内排名评选,也是评判这位分析师能力的重要依据。

  袁绪亚博士透露,证券公司的研发部门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跳槽到基金公司、成为证券公司高管或者从事其他业务,分析师有天然优势。”

  在国都证券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李雪峰看来,具有政府部门工作背景、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复合型研发人才,在目前的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新思考

  就在人才大战硝烟弥漫之际,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冷眼旁观。

  在这些人士看来,人才固然重要,但如果券商的研发业务不能因优秀人才的引进而促进转型、进行创新,最终,即便引进了优秀人才,券商的发展还将走进死胡同。

  国都证券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李雪峰就持有类似的观点。在李雪峰看来,目前许多中小型券商的研发业务并无盈利模式。这是因为,高端客户(比如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已被大券商占领,低端客户(散户投资者)被股评人士、甚至“黑嘴”抢夺,所以,只剩下中间层次的100万~5000万元左右的客户群,是中小型券商服务的对象。

  李雪峰认为,目前券商研发业务的转型比创新更重要,转型的关键是业务流程。他曾建议国都证券的研发业务全面介入公司的其他各项业务,他们现已开始着手配合经纪业务开展FC(增值服务)的实践。

  他强调,高薪挖人不见得适合国都证券,他们更注重自己对人才的培养和扶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