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三角造城运动势头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0:36 中国证券报
顾列铭 目前,一个打造轻纺城的运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势头正炽。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在建的“轻纺城”项目已有十多个,投资总额逾百亿元。 各市争建轻纺城 物产丰饶的长三角,一直以来占据着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半壁江山。商务部选出的中国十大服装品牌长三角更是占有7席之多。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的服装衣着年均消费额逾人民币1500亿元。由此引发的是,江、浙、沪三地超大规模的纺织服装市场投资建设都在大干快上。其中,常熟国际服装城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规模和投资额是常熟地区目前最大的;而在离其不到30公里的苏州相城区,在建的中国国际服装城占地6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无锡开建了总占地面积1200亩的无锡东方国际轻纺城,开启了当地纺织服装建设的序幕;常州也不甘落后,目前在一期进入市场营业的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已经投入4个亿的湖塘纺织产业交易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建设18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中国湖塘纺织城。苏锡常地区纺织服装市场如此集中竞相建设,这在全国是罕见的。与此同时,上海也正在奋起直追,上海国际家纺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30亩,总投资逾20亿元;此外,位于上海枫泾镇的上海服装城规划用地500亩,总投资5.6亿元。 政府助推力不小 一个个“轻纺城”涌现长三角,并且几乎每一个“轻纺城”都宣称要成为“业内航母”。“轻纺城”造城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冲动,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GDP冲动是此番造城运动最主要的推手。各城市“轻纺城”在大投入中迅速发展,无不体现着地产对GDP的“神奇功效”。而轻纺城之间的激烈竞争,更使地方政府深度介入。据座落在绍兴的中国轻纺城集团公司介绍,目前全国1/2的化纤面料在此交易,全球1/4的纺织品交易在此完成。然而,让绍兴人不安的是,按2005年的销售额统计,之前一直属于绍兴的“第一轻纺城”位置已经被江苏吴江的东方丝绸市场夺走。于是,从今年起绍兴启动中国轻纺城改造升级工程,提出把轻纺城打造成为“国际纺织之都”的目标。绍兴市还成立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领导任正、副组长,下设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久前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这就是长三角各地政府倾力支持轻纺城运动的最大动因,甚至像中国湖塘纺织城的建设当地政府竟是参与其中的。 危机潜伏须提防 在长三角造轻纺城的第一波浪潮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它是由市场自发性催生的,它是理智加激情的;第二波浪潮自2005年起,是在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配额取消后被激发的,它是激情加盲目的。由此可以断定危机已经伏下。因为,专业市场对集中度要求相当高,且有一定的区域辐射规律,并非规模越大、配置越全越好。目前在长三角地区,“轻纺城”布局过于密集,且体量太大,已超过市场所能接受的规模。 从长远看,长三角最多存在两个左右的“轻纺城”,这符合专业大市场“集中度”原则。而现在纷纷上马的“轻纺城”,包括以前建的一批“轻纺城”很在可能在今后2、3年内被市场淘汰。 最令人关注的是,长三角目前所上马“轻纺城”的资金,除了一部分是开发商自身投入外,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协调下的银行贷款。从长期看,银行承担了很大的风险,银行贷出的资金很有可能成为现在“轻纺城”运动的牺牲品。当市场一旦发生变化,商铺经营者经营不善,不能及时向银行还款,最后只能将高价商铺抵押给银行或低价转手,但这时商铺本身的价值已消失殆尽,泡沫也最终破灭。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