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时来运转参股券商公司吃香喝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3:1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参股优质券商的上市公司有望得到可观收益,其自身估值也水涨船高

  证券时报记者刘行健

  7个交易日,涨幅达到174%!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在G宏源身上。

  虽然G宏源惊人的涨幅有股改的特殊因素,但实际上,相同时间段———今年3月底至7月初,几乎所有的券商概念股股价都是一路狂奔:G中信涨幅约170%,参股广发证券的G成大涨幅更是达到350%,涨幅约100%的股票,更是随手拈来,如G陕国投、G敖东、爱建股份和G雅戈尔等等。

  而闹出券商借壳上市“绯闻”的东湖高新、延边公路和宁波富达等

股票短期爆发力也是相当惊人,其中延边公路23个交易日176%的涨幅,还导致深交所发函广发证券,调查持有延边公路的账户资料。

  券商概念股的暴涨,吸引了市场的目光,一群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在新的估值浪潮中,他们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呢?

  往事不堪回首

  据了解,上市公司参股券商的热潮主要兴起于1999年。而之所以出现在1999年,与当时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起步坚定走“牛”,让嗅觉比较敏感的上市公司看到了参股券商的盈利模式,不少上市公司还不满足于只参股一家证券公司,而是同时参股两、三家证券公司。

  但谁也没有想到2001年以后的形势却急转直下:证券行业的持续低迷,券商经营举步维艰,也拖累到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先是不断有上市公司提示委托券商的

理财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随后大鹏证券关闭、
南方证券
被接管暴露出证券公司日益加剧的经营风险,不少上市公司为此计提巨额减值准备。

  例如,由于南方证券被接管,G上汽在2003年年报中就全额计提了3.96亿元的减值准备、G邯钢按60%比例提取了6791万元减值准备、G首创分次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对业绩产生很大影响。G申能在2006年3月22日披露,该公司在2005年年底对申银万国证券和海通证券的股权投资,分别计提了65%和35%的减值准备,包括对海通证券的12142.84万元股权投资和对申银万国的2000万元股权投资。

  熊市的持续、证券市场的萧条,有些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选择黯然退出。2001年以来,G陆家嘴退出平安证券、G雅戈尔撤离天一证券、G正虹退出泰阳证券、兰宝信息退出东北证券。甚至在2005年股改开始后,还有不少公司借道股改抛掉金融类股权包袱,G夏恒力、G泛海、G天利等上市公司都将当初投资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形成的坏账转给大股东。

  守得云开见月明

  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终于在今年上半年一洗多年的晦气,迎来了他们的春天:证券公司近期陆续公布的2006年半年报表明,主要券商上半年盈利都不错。其中,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国元证券2006年中期净利润分别达到了6.3亿、5.51亿、5.27亿和3.06亿元,都显示了很强的实力。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有望得到可观的投资收益,其自身估值也必然是水涨船高。

  “证券行业或将迎来历史的转折点,这也是参股券商上市公司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监管机构鼓励券商融资创新,在今年10月31日证券公司整改完成后,在全流通时代,优质券商潜在的上市可能有望给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据了解,目前中金、光大、东方、海通、长江、华泰、国元等多家券商已公开披露了上市计划。例如,近期关于光大证券拟借壳轻纺城的事项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如果这些证券公司未来有上市融资计划,那么将给上市公司带来获利机会。

  长江证券分析师钱锟介绍,持有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17家创新试点类券商股权的有31家上市公司。这17家券商平均净资产为22.31亿元,初步估算,这些券商一旦上市将给这31家上市公司带来不菲的收益。

  钱锟认为,这些券商一旦上市,将在多方面对参股上市公司产生影响,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冲回将影响G*ST信息、G兰生等公司。考虑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冲回,在以上31家持有创新试点类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中,对所持有相应的证券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公司共11家,影响较大的券商股东主要有G*ST信息和G兰生。

  比如G*ST信息对东方证券的股权投资计提了1359万元的坏账准备,一旦冲回,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为0.05元;而G兰生则对海通证券的股权投资计提了14075万元的坏账准备,一旦冲回,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为0.50元。

  其次,券商上市后实力的增强将带来业绩的提高,从而其股东的投资收益将相应增长。另外,优质券商上市的大背景还可能推动参股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升,使这些公司实现内在价值。

  除开投资收益的提高,在创新试点券商股东之列的G敖东、G成大、G*ST信息、G兰生、G模塑、G海欣、G皖维、G沪大众、G锦江都有望在内在估值上得到提升。

  以G*ST信息为例,该公司持有东方证券10000万股,占东方证券股权总数的4.67%,而G*ST信息自身的总股本为25037万股,持有G*ST信息1股相当于持有东方证券0.399股。按照估算,假设东方证券一旦上市每股股价为4元,G*ST信息内在价值就可以增值1.60元/股;一旦东方证券每股股价为10元,G*ST信息内在价值就可以增值3.99元/股。此外,G*ST信息还持有湘财证券6625.2万股股权。

  参股热潮是否重现

  一位券商金融分析员认为,随着投行业务的恢复,集合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品等业务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融资融券、产业基金、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的逐步开展,券商将会呈现出愈加优异的业绩。管理层频频表态,鼓励符合条件的券商成为上市公司。如果券商上市的步伐加快,在券商上市概念下,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将受益更多。另外,该分析员也认为,券商依然还会有优劣的分化。

  从已上市的G中信去年底到今年来的情况可以看出,证券公司确实受到资金的追捧。今年6月,G中信以9.29元/股非公开发行5亿股A股,主要发行对象正是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保险资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增3.5亿股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新增1.5亿股。而G中信本身也在去年底以7.96亿收购了金通证券,加上之前出资16.2亿与建银重组华夏证券创设中信建投政券,G中信一口吃下了两家券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拟上市的创新类券商由于潜在的增值空间,对于具有闲散资金的普通上市公司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对象。

  根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74家上市公司参股券商,投入资金达到108亿元,占券商净资本总额485亿元的22.23%。参股比例占券商总股本在10%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8家,其中G豫园持有德邦证券的股份比例达到了30%;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上市公司则有78家。在投入资金方面,投入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3家,G成大参股广发证券投入的资金最多,达到6.8亿元。

  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创新手段的多样化,券商的经营环境比前几年已大大改观,在良好业绩预期的刺激下,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参股券商的热潮可能再度掀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