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商品投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功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3:1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国国际期货陆星兆

  最近关注比较多的是台风的消息。前两天台风“碧利斯”刚过,大家还忙着进行灾后援建工作,而眼下“派比安”接踵而至。出于研究的习惯,我把最近一年来的台风按时间序列排列,可是除了一头雾水以外,也没推测出什么东西,因为我们不是气象专家。但如果回到熟悉的领域,用同样方法把商品价格走势与经济、政治、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应排列的话,就能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来。

  二战末期,美英两国为了避免重蹈20世纪20、30年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各自为政的覆辙而设计了一套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在汇率制度上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主要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其二,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种固定汇率与金本位制度,在战后的初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原本看似完美的制度开始出现裂痕:国际间美元逐渐过剩,全球美元储备总量与美国持有的黄金储备之间的比例失衡,35美元/盎司的法定价格越来越没有保障。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宣布终止黄金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土崩瓦解。美元大幅贬值,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以及美元作为主要计价货币的剧烈贬值,促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令全球商品价格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以上只是故事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战争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上涨4倍,触发了

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的起因是两伊战争,油格猛涨3倍,让美国GDP下降了3%,并引发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是因为海湾战争,油价上涨3倍,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降到2%以下。前三次石油危机皆源于战争,而这一次油价飙升的原因除了地缘政治紧张以外,还有如美元贬值,流动性过剩等非战争性因素在里面。此外,油价的高涨也衍生出更多的故事,比如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等新
能源
概念,直接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走高。

  故事还在继续,最近两三年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形成对资源巨大的需求,促使了本次基础工业原料价格的一飞冲天,和能源一同构筑了商品市场的“完美风暴”。

  当然这些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其中不乏小的插曲,诸如:白银操纵案件中的亨特兄弟,住友事件中因控制全球铜交易量5%而闻名的“5%先生”滨中泰男,甚至最近

中航油事件中陈久霖这样的悲剧性人物。

  审视历史,才能把握未来。我们在进行商品投资前是否还需要做点这样的基本功课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