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海域财务黑洞越捅越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00:3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报道

  8.42亿元不翼而飞的香港海域事件再有新进展,市场消息,临时清盘人在经过数日调查之后,已查出失款转移途径,原因尚待调查。值得关注的是,继巨额资金窟窿之后,该公司上市以来在财务状况及账目上的多项疑点又浮出水面。

  昨日据香港媒体报道,海域的临时清盘人已知悉海域集团(1220.HK)与同系上市公司海域化工(2882.HK)超过8.42亿元失款的转移途径,但有关款项被转移目的究竟是作为公司的营运资金,还是另有原因,则尚待调查。

  消息人士称,内地中级人民法院冻结海域附属公司弘力铝业佛山1620万元银行存款及等值财产,对海域部分内地厂房日常营运已构成影响。目前,临时清盘人仍可与海域主席叶剑波取得联络,不过,在内地调查失款时仍遇上较大阻力。叶剑波在事发后却一直未有现身就事件作出解释,仅在7月26日通过媒体发表声明,称正在内地作有关补救安排。

  巨额失款的谜团尚未破解,海域此前的财务疑点又相继暴露。香港财经网站编辑David Webb日前发表文章指出,海域自上市以来的财务状况及账目均出现多项疑点,上市公司以往的业绩惹人置疑,其中涉及海域集团过去发出的公告内容曾出现矛盾,海域

化工部分外包业务出现高乎寻常的边际利润,以及发行认股权份数超过上市规则限制等等。

  David Webb指出,海域于1997年的年报显示,有1700万港元的广告费预缴,而该集团1997年的实际广告开支只有187万港元,广告费忽然激增近十倍,令人费解。此外,期内公司应收贷款为2400万港元,其中1000万港元没有抵押,同时还不收利息,没有还款条款。上述两项涉及资金共4100万港元,相当于海域上市集资额的三分之一。

  1998年的年报显示,海域集团向叶剑波的私人公司侨立

证券贷款370万港元,也是一笔无抵押及不收利息的贷款。同时,集团还向其他公司及董事共借贷5400万港元。

  另外,海域化工于2003年6月的招股书指出,其上市前三年的业绩中,超过81%的毛利均来自一项业务,即把钯粉加工生产钯盐。海域化工把此项业务外包,从中赚取的边际利润高达85%至99%。专家认为,如此高利润的项目,理论上将面临竞争并导致边际利润下降,但公司该项目的高边际利润却维持数年,表明事态非比寻常。

  自海域集团7月11日停牌以来,其财务“黑洞”越捅越大,先是其全资附属公司海域铝业(佛山)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失去联系,该公司部分账簿及记录也被广东省南海公安部门查封,当时的消息称,海域佛山可能存在约600万元的账目违规;不过之后财务问题又扩至几乎全部附属公司,包括上市的海域化工,德勤发现海域旗下三家公司在三月底的银行结余8.8亿元,而截至7月20日,这一结余仅有3800万元,有8.42亿元资金去向不明。

  随着财务丑闻闹大,海域集团独立董事李君豪于7月21日正式辞职,7月25至26日,再有多名董事辞职,公司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均已经走空。目前海域集团由临时清盘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接管,香港

证监会也已介入调查并联系警方。临时清盘人黎嘉恩表示,正为海域研究债务重组,亦有买家对海域资产表示兴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