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ST公司有望借股改演绎咸鱼翻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喜玉

  随着股改攻坚向纵深推进,ST公司的股改进程已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对比上市公司整体股改进展,ST公司的股改步伐远远滞后。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目前,在168家ST公司中,股改方案实施完毕的仅有26家,进入股改程序则有37家,合计占比不到四成。在尚未股改的105家ST公司中,*ST公司多达83家,其中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主营业务停滞、甚至被立案查处的公司都不在少数。

  由于这些股改“困 难户”大多缺乏较佳资产,难以通过支付股权、现金对价的方式完成股改,因此以并购重组方式清理ST公司股改“死角”已成为各方共识。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已有20家ST公司采用了重组或者是送股与重组相结合的股改模式。由于ST股改公司本身情况复杂,这20家公司的重组对价也结合自身情况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创新模式。按照重组的实施主体分类,可以分为原股东重组和引入新股东重组;按照重组资产流向分类,又大致可分为“卸包袱”、“送红包”等形式。

  所谓“卸包袱”,是指重组方为ST公司承担债务、诉讼、巨额担保,或向ST公司收购不良资产,以各种方式减轻ST公司负担。典型的像*ST金城非流通股股东承担公司7500万元债务;身陷小股东诉讼的GST广夏大股东承担上市公司与中小股民诉讼有关的或有负债1.04亿元。而所谓“送红包”,是指重组方向ST公司注入现金、优质资产,从根本上改善公司质地。像GST酒花控股股东新疆蓝剑嘉酿投资公司将新疆乌苏啤酒公司50%的股权,以及约1.8亿元的现金资产以捐赠方式注入公司;*ST上风大股东将其持有的佛山市威奇电工75%的股权注入公司。而更多的ST公司重组对价是将“卸包袱”与“送红包”相结合,在注入优质资产的同时卸下低效资产,也就是资产置换模式。还有ST公司的创新资产置换模式中,重组方不是用资产换资产,而是用优质资产换股权,或用股权抵掉ST公司的不良资产,等等。

  而近期公布方案的一些ST公司,更是结合公司错综复杂的资产和经营状况,推出了更加复杂的创新方案。比如*ST飞彩“转赠、送股再减资弥补亏损”的对价方式;*ST珠江“资产出售+利息豁免+资本公积金转赠”的对价模式。另外,ST江纸、*ST华陶等10家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还承诺如果置入资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达标,或者重组未按计划进行,则向流通股股东追加股份。

  业内人士预计,重组对价模式在尚未股改的ST公司中会成为主导模式,其形式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将有更多的ST公司真正脱胎换骨。

  重组对价将成为主导模式,其形式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