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全线退出德国 沃尔玛再谋中南美洲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06 中国证券报

  

摄影/卢怀谦本报记者 陈晓刚 北京报道

  自8年前进入德国零售市场以来,全球最大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Wal-Mart)一直试图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但最终却因为令人窒息的竞争环境、不温不火的消费开支、以及德国严谨劳工和贸易法律制约而败下阵来。

  布局澳大利亚

  日前,沃尔玛已将经营不善的85家德国分店出售给德国最大的零售巨头麦德龙公司(Metro)。尽管放弃德国市场是沃尔玛在2个月之内撤出的第二个市场,但该公司现在将精力都集中在中国和中南美洲这些更有希望的增长机会上;同时,沃尔玛正在印度游说政府希望能在当地兴建超市;而最新消息表明,澳大利亚市场也成为了沃尔玛的目标。

  澳大利亚媒体透露,沃尔玛将首次在澳大利亚展开收购,而收购目标已锁定市值超过220亿澳元的Woolworths公司与市值140亿澳元的Cole Myer公司。据悉,在被迫撤出德国市场后,沃尔玛迫切希望在澳大利亚市场有所突破以稳定军心。

  沃尔玛今年以来的盈利状况原本不错,由于采取了缩减成本和调整上架商品类别等措施,本财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沃尔玛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斯科特认为,汽油等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影响全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将对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造成压力,第二季度该公司每股盈利将在70至74美分之间。而在退出德国市场后,沃尔玛预期这将给二季度带来约10亿美元的税前亏损。

  市场人士认为,沃尔玛之所以在德国败走麦城,主要因为与德国的一些超市特别是当地巨头Aldi公司相比没有价格优势;另外,德国消费者也并不喜欢沃尔玛的一些经营特点,这种情况与沃尔玛5月下旬退出韩国市场的情况十分类似。

  1998年7月,沃尔玛趁韩国金融危机之机,通过兼并一韩国小型零售商开始进军韩国零售业,并一跃成为韩国第五大零售商。初入韩国时,沃尔玛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采购优势,把“低价仓储式”经营模式原封不动地移植到韩国,并在韩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2004年开始,沃尔玛出现亏损,去年亏损额更是达到104亿韩元。不适应市场需要,忽视市场特点和消费者习惯,拘泥于单一僵化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沃尔玛失利的原因。不想仅仅两个月后,沃尔玛又以同样的原因退出了德国市场。

  押注中南美洲

  就美国市场而言,沃尔玛目前也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虽然沃尔玛还保持着美国零售业老大的位置,但Target、西尔斯、凯马特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一直虎视眈眈。特别是美国第二大折扣店Target公司,去年的成长速度更是远远把沃尔玛甩在后面。市场分析师指出,该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明显胜过沃尔玛,主要是其成功吸引了高收入客户的缘故。目前,相当一部分美国媒体猜测,沃尔玛未来将改变低价策略,尝试向高端市场进军。

  目前,沃尔玛已把赌注押在了新兴市场,特别是近邻中南美洲市场上。该公司已计划在

墨西哥新增投资11亿美元,新开55家仓储式超市以及65家各种会员店和餐馆;在阿根廷,沃尔玛今年也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并对收购阿根廷国内的托雷多超市集团和欧尚集团旗下的三家大型超市表示了浓厚兴趣;在巴西,沃尔玛去年底从一家葡萄牙集团手中收购了140多家分店,并巩固了其在巴西零售业排行老三的位置。

  今年3月份,沃尔玛还取得了中美洲最大零售商中美洲零售控股公司的控股权,并将该公司更名为“沃尔玛中美洲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共有近400家分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