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香港创业板变革重整待后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06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今年初开始的香港创业板改革咨询日前进入关键阶段,港交所透露,经过充分征求市场意见,该所正酝酿改革的具体建议方案和工作计划。陷入市场清淡以及上市资源竞争双重夹击中的香港创业板,正试图以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换取新生。

  加速分工考验生存能力

  设立于1999年的香港创业板,在全球创业板热潮减退的浪潮中也渐渐门庭冷落,而内地新股发行促发的中国股市新一轮分工更使其景况雪上加霜。

  香港创业板高峰时期在2000年,当年新上市公司达47家,集资额达148亿港元。不过最近几年形势已经大不如前。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在香港创业板新上市的公司仅10家,融资额仅6.65亿港元。2005年创业板的总成交额为223.36亿港元,仅为主板总成交的0.62%。

  “流通性不强,公司缺乏再融资能力,这是香港创业板目前面临的症结所在。”香港软库金汇投资银行总裁温天纳说。他指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前期有不少依赖“概念”而没有实际赢利的公司上市,之后这些公司的发展也没有达到招股书所预计的水平,投资者对于板块的信心也就逐渐消散。据了解,目前不少香港机构投资者在内部指引中,都规定不准投资创业板

股票,在此状况下,香港创业板的投资群体已经非常狭窄。

  投资者参与减少,而上市资源供给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近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内地企业,今年上半年挂牌的前4家公司更全部来自内地。而目前,这一主要上市资源也开始面临内地和其他海外市场的激烈争夺。

  近年来,内地企业选择香港创业板,主要原因是内地新股发行需要等很长时间,而上香港主板又受内地监管部门规定的高门槛限制。香港投行人士认为,随着内地新股发行开闸,中国股市的分工将加剧深化,大型企业将选择香港主板和上海证交所上市,中小企业将更多选择深圳中小板和美国纳斯达克,加之不少企业还将从H股回归A股,香港创业板的境况由此更加艰难。

  三条路径备选改革方向

  穷则思变。清淡的市场交投,加之外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港交所决心在创业板来一次大“手术”。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说:“推进创业板改革是今年港交所在上市监管方面的九项重点之一。”该所企业传讯部总监陈涓涓介绍,经过第一轮征求市场意见后,港交所正对市场意见进行研究,之后将会制定具体的建议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咨询市场意见。

  据了解,将要提出的建议方案会在此前向市场征求意见的三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或者是三个方案的结合。其中第一种改革方案是,将创业板作为第二板,该板块将作为以到主板上市为最终目标的公司的踏脚石,申请人只要符合资格,转往主板的手续会尽量简化;另一种方案则是,创业板与主板合并成为单一板块,合并而成的单一板块可以是一个无分级别的市场,也可以有两个级别,其中增长型市场会是较低级别,现有创业板公司将会转到该板;最激进的方案则是设立全新的另类市场。在此方案下,现有的创业板公司将会转到主板,同时再为增长型公司重新开设一个新的另类市场,新市场将有别于主板,为发行人提供一个可供长期挂牌的上市场地。

  AIM模式是否灵丹妙药

  港交所近日公布的市场回应意见显示,大部分意见赞同将现有创业板与主板合并,然后借鉴英国伦敦的“另类投资市场”(AIM)模式成立全新的另类市场。

  港交所董事施德论表示,建议成立一个全新的另类市场,主要是因为作为以新创办公司为主的市场,目前市场的专业顾问及上市招股书涉及的费用与这些公司的规模不成比例。代表香港中资企业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及6家中小型投资银行也联署向港交所提交意见书,表态支持实施AIM运作模式。

  诞生于1995年的伦敦AIM市场是供增长型公司挂牌买卖的轻度监管上市平台。AIM最不寻常之处在于,是将监管重点放在保荐人,而不是发行人。保荐人或指定顾问不但与发行人保持长久关系,也要对发行人遵守法规和信息披露规定负责,伦敦

证券交易所和英国当局均不审理有关上市文件。

  不过,AIM模式是否能合香港“水土”,这也存在不同意见。国泰君安(香港)投行负责人王冬青认为,英国AIM的成功,首先是引入庄家制保障了流动性,另外就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融资。而目前香港创业板市场低迷,庄家制是否有发展空间存在疑问,因为大券商可能不愿意参与,而小券商则可能没有这个能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伦敦AIM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些机构有能力审查新上市公司的招股,因而即使在轻度监管的情况下仍能保障上市公司质量。更重要的是,伦敦金融市场从业人员具有一诺千金的文化传统,保荐人非常重视自身声誉,这使得其依赖保荐人的监管模式能够奏效,而香港市场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非常关键。

  有香港投行人士也指出,从根本上看,创业板的问题出在公司素质,不管采用什么改革模式,都应该考虑提高上市门槛,如一定的资产规模,最低收入或盈利等,通过素质的改善重新吸引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如果采用AIM模式,由于其不会严格限制公司上市和投资者买卖,怎样防止更多的圈钱行为而破坏市场信心,无疑也是个重要的课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