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H股市场平静迎来QDII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3:5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西南证券周兴政

  有报道称,近日政府核定首批可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3家国内银行,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东亚银行,其QDII总额达48亿美元。作为首款资产管理类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中国银行的QDII产品已从上周五开始发售,工商银行也于近日宣布推出QDII产品。有观点预计,今年全年QDII的规模可望达到100亿美元。按照此前预计,QDII的推出将为以H股市
场为主的香港中资股板块带来重要的利好效应。然而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最近一段时间,H股市场持续跑输港股大市可以为证。

  特例效应作祟

  QDII的中文名称为“合资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相关资格的认定。事实上,目前内地、香港两地市场对于QDII持有一种近乎麻木的态度。这种麻木的态度来自于内地机构资金境外投资的特例效应。从社保基金在香港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开设公司股票账户,到三大保险公司出资认购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新股,虽然内地机构资金已经进入香港金融市场,且业内有关QDII的惊呼此起彼伏,但从正式解释看,这些内地机构在港的投资行动都是一种特例,并非QDII。

  资金投向范围较小

  以H股为主的香港中资股板块面对QDII的消息波澜不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短期内这些板块并不能直接从形形色色的特例QDII中受益。

  一方面,社保基金开设公司股票账户,以及保险公司认购在港上市的H股新股,对H股市场不仅难有正面刺激,反而可能构成负面影响。非常明显,这些社保或者保险资金并没有从二级市场上买入H股股份。如果保险公司将其在一级市场上买入的股份从二级市场上售出,却会给H股市场带来压力。社保基金的情况更是如此,从相关公告资料来看,社保基金开设公司账户的目的是“利用此户口持有《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应减持国有股”。如此来看,若情况合适,一些减持活动难以避免。

  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带有特例性质的“准QDII”仍在持续不断地推出,但这些内地机构投资者似乎不太愿意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比如中国银行近日推出的国内首款资产管理类境外代客理财产品,其资金投向仅限于境外的货币市场产品和中短期债券,并不涉及股票市场。

  内资出海限制有限

  上述中国银行的“准QDII”产品以人民币募集资金,之后,中国银行作为管理人在外管局核批的额度内将人民币转换为美元,以用于境外投资。这种准QDII流程的关键性问题仍在于人民币向外汇的兑换。

  除外汇管制以外,内地投资者境外投资就已鲜有限制。目前,已有一些内地投资者在香港股市中购买股票,其权益受到香港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这种投资渠道的风险之一在于一些投资者要通过某些渠道将人民币转换为港币。

  拥有外币资金的内地机构投资者,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政策性限制也将越来越少。近日中国证监会已就《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按照上述细则中的规定,内地证券公司可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境内募集可自由兑换的外汇资金,在境外投资规定的金融产品。

  市场风险有待释放

  然而,即使政策性限制被完全解除,从目前情况看,内地机构投资者也未必会大规模涌入H股市场。原因非常明显,整体盈利增长速度的减缓和多数股份股价的持续大涨已经令H股市场成为香港股市中最为昂贵的板块之一。若在目前情况下内地机构资金大规模介入H股市场,获利丰厚的外资基金将由此获得一个“胜利大逃亡”的绝佳时机。由此可见,H股市场的风险因素进一步释放之后,内地机构资金才能顺利实现在H股市场的投资建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