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扩容狂飙:9个月再造一个A股市场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1: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报道

  邹愚

  新发市值超万亿

  7月31日,新股粤水电网上发行,上证综指下跌49.3点。股民小李决定清仓,开始打新股,理由是:“A股短期内应该已经见顶,后市没有太大机会。”

  这种观点其实在一些已开始变得悲观的基金经理中也存在。

  有机构对7月份基金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仍有88%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A股股指仍将上升,但人数比5月份减少了两成。

  从7月5日的1757点到7月31日的1614点,上证指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跌去143点。而与之对应的是,自6月份以来,新发

股票总市值已经达到1万亿。

  “我们大胆预计,自6月份开始,之后的9个月内,A股市场新发股票和再融资股票的总市值将超过4万亿,接近新老划断前A股市场的总规模,即在9个月内,再‘发出’一个A股。”申银万国策略分析师陈李说。

  扩容狂飙对于A股是不能承受之重,还是浴火重生?

  6月扩容狂飙

  6月19日,新老划断后第一只IPO股中工国际以4800万股的发行规模在深交所上市,拉开了IPO扩容大幕。随后,同洲电子云南盐化大同煤业相继登场。

  6月23日,“巨无霸”中国银行以64.9亿股的发行规模粉墨登场,募集资金200亿元。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1日,已发新股的14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达421亿元。

  不过,胃口更大的饕餮者还在后头,来自申银万国的统计显示,再融资市场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张,截至7月中旬,已公告的计划再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地产行业由于受到“严厉”调控,纷纷以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渡过难关。

  而大型股的上市节奏明显加快,除中国银行和大秦铁路外,中国航空、中国工商银行、广深铁路也即将在A股上市。

  传言中拟在A股上市的大型航母还包括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和中国人寿

  申银万国预计,2006年A股市场融资额(包括IPO、增发、可转债等)有望超过1700亿元。

  “6个月后,A股总市值将超过8万亿,达到H股总市值的2倍,A股将真正成为中国的主板市场。”

  “大国经济加小股市的畸形格局将被打破,中国证券化率将显著提高。”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说。

  仅仅一年前,“A股市场边缘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很难想象9个月后,A股摇身一变,成为绝对主力。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国证监会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总筹资额为1246.32亿元,其中A股市场IPO筹资额232亿元,增发筹资为116.07亿元;而同期H股市场筹资额达到112.28亿美元(约898亿元)。光从这一点上看,A股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忆东表示,对于中国的经济而言,A股的迅速催肥并不是坏事,“中国证券化率的提升将有助于国内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

中国经济的创新力和
竞争力
。”

  证券化率是指一国中各类证券的总市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证券化率的高低显示证券市场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国的市场经济越发达,其证券化程度越高。目前,中国的证券化率太低,仅为2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无法满足中国庞大经济规模的资产配置需要。

  市场资金供需平衡?

  如果说再造A股只需要9个月的话,那么,需要多少资金来支持?

  “A股市场正常化后,中国证券化率提升的必要条件是证券总市值的增长需要快于GDP增速。基于此逻辑,我们认为市场扩容的力度将很大,至少需要增加1600亿元的新增资产。”张忆东说。

  尽管今年上半年二级市场上资金过度充裕的状况目前已有所变化。然而,兴业证券认为,下半年二级市场上资金依然比较充足。

  然而,亦有人士对A股的扩容突进表示担忧,深圳一家券商老总说:“要警惕牛市的财富效应过早地被消耗掉,如果股市持续下跌,预期的入市资金将会大量缩减。”

  一些数据也在证实这种担忧,近期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21日,A股市场的新开户数为9989户;7月24日至28日,五个交易日中的累积开户数只有49030户;最近3个月内首次跌破1万户。截至7月28日,7月的开户数仅为28.5万户,而6月份新增A股自然人开户量为43.4771万户。

  在股指的涨跌和筹资的多寡之间,并非全无联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平衡,这是一个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