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飞行为国航带来近40亿元收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岳敬飞 索佩敏

  徐玉海 王尧

  “飞行飞行,不飞不行。”

  去年210名适航管理干部上天飞行,为国航带来了近40亿元的收入,4亿元左右的利润,成为国航经营业绩一枝独秀的又一个“秘密武器”。昨日,当过将军的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国航董事长李家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解密”了这一“秘密武器”背后的故事。

  “我去年做了一个改革,国航的机长当中,有一部分是管理者,包括飞行部 总经理、安全检查员、安全经理、教员等。这些管理者,过去在国航是没有一定的飞行任务的,没有飞行量。”李家祥说。

  李家祥接着说:“所有飞行员(包括机长)的收入都是根据飞行小时数拿补贴。没飞那么多怎么拿呢?从公司里面找出来,按机长飞的小时数的前三名的平均值拿。因为我是管理者,我要开会,我要管理,我本来要飞行,但是我去不了,但我要拿这个平均飞行数。拿了平均飞行数后,其他机长就有意见:你没有飞,你还拿?”

  看到上述问题后,李家祥所采取的解决方法,体现了惊人的管理智慧。他说:“事实上,管理者都是最好的飞行员,飞不好当不了管理者,不能让别人服气。于是,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改革,我规定,飞行管理者每年最低不能少于多少飞行时间,规定最低小时数。我提的口号是:飞行飞行,不飞不行。”

  李家祥立了个规矩,国航的飞行管理者,根据不同的层级,年飞行时间最低不能少于规定的飞行小时。“比如国航管飞行的副总裁,我就给他规定,一年不能少于250~300个小时,占了一个机长年飞行小时的三分之一。一年一个机长会飞900个小时左右。”

  不仅是管飞行的副总裁,李家祥将自己的副手也纳入了“不飞不行”的改革范畴。他说:“我的副手也飞行。根据相关规定,飞行员可以飞到60岁。只要还在飞行年龄段,都要上飞机。我同时规定了,你最高不能飞多少。这体现了你的领导的功能,国航的飞行管理者要在这个最低最高的段之间飞行。”

  谈及这项改革经实践检验后的结果,李家祥说:“我实行这个改革后,国航共210名管理干部,一年出了将近6万个飞行小时,1万小时的飞行收入是6.6亿,6万个小时就是将近40亿元,我的收益率是10.2%,利润是多少呢?4个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