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行机构定价为3.5元 大部分投行做出沽售评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 14:2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兆琼 北京报道 中国银行(601988.SH)“定海神针”的地位似乎正在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即将上市而动摇。 “案件曝发多、规模不如工行、除了国际业务之外,其他业务缺乏特色。主要优势在于它是四大行里面第一家A股上市的银行,但是工行上市之后,就有了可比性。”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这样评论中行的尴尬。 国外投行中,除了中行的保荐人瑞银和高盛之外,大部分机构都对其做出了“沽售”评级。 价格偏高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对中行的价值持怀疑态度,而这种情绪似乎从上市之初就开始铺垫。 “当初我们认为中行的价格应该在3.5元以下,上市之后价格一路下跌在预料之内。”一家中签过中行的基金公司称,“现在我们已经卖出中行,留资金申购工行。” 本报采访发现,几乎所有的机构都认为中行的价格应该在3.5元左右。 “申购中行,主要是认为它是第一家登陆A 股市场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具有资源的稀缺性,是标准配置,但是中行定价太高,工行上市之后就不具备惟一的稀缺性了。”上述基金经理称。 海通证券的报告称:“中国银行是国内上市银行中估值最高的银行。无论从P/E(市盈率)、P/B(市净率)还是P/PPP(拨备前利润)来看,它的估值水平都要高于其他国内A股和H股上市银行。与其他亚洲新兴市场的上市银行相比,它的估值水平也最高。” 中行A 股的保荐人中信证券给予的评级为“谨慎乐观”,合理价格为3.63元。 国外投行普遍对中行的评级并不乐观。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3元;德意志银行首次将中国银行纳入研究范围,但给予“沽售”评级,目标价3﹒14元。而中行的保荐人之一,瑞银集团发表研究报告,初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22元。另一家保荐人高盛给予“中性”评级,目标价3.9元。 据悉,当初认购中行的基金公司,有一些在其上市当天就把出掉,部分国有背景的机构则将中行作为标准配置而持有。 标准配置 “在银行股的配置中,我们肯定要配置龙头公司。中行上市前,招行是必须配置的品种,现在中行成为必须配置品种。如果工行上市,它也将成为必须配置品种。”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称。 机构认为持有中行的理由就在于它的稀缺性,而这一特点,正随着工行的上市而弱化。 据悉,工行年内将同时公开发行H股和A股,发行量分别为536亿股和179亿股左右。而中行A股发行规模不足65亿股。 而且,中行本身的优势也在比较中淡化。 实际上,中行上市之初的主要“卖点”就是国际业务、网点优势、混业经营的平台。在国际业务方面,其客户里大企业和合资企业比重较高,各项国际业务市场占有率为30%-40%,但外币存贷款利差水平较小,国际结算也面临外资行的激烈竞争。在网点优势方面,中行显然无法和工行抗衡。而在混业经营方面,中行虽然拥有一个包括证券、保险在内的综合经营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对中行的利润贡献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中行其他方面的业务并不占太多优势。 去年人民币升值2%,给中行造成的损失就达到几十亿元,这几乎成为所有机构投资报告中提及的中行“瑕疵”。 摩根士丹利称,中行的外汇贷款息差低于人民币贷款,但其人民币存款的成本较同业高。预期中行今年及明年的净息差分别达2.42%及2.5%,但仍低于同业。德意志银行也指出,现在中行股价已经出现超买,并完全反映中行的良好基本因素,但中行内地业务表现的不如建行和交通银行;中行盈利一半主要来自大陆以外的业务,而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因素,可能会增加其盈利波动性。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