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频频“亮剑” 楼市仍未“退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3:15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费杨生 记者 申屠青南 房地产调控在7月骤然提速,政策“亮剑”频频出手,相继有4个重要文件浮出水面;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政策的延后性,楼市“退烧”的迹象尚不明显。 政策“大网”初步形成
“九部委细则”问世以来,相关的配套措施将陆续出台的消息不绝于耳,7月里,这些消息最终成了现实,四项重要政策相继重磅面世。至此,落实“九部委细则”的相关政策已大半出台,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大网”初步形成。 建设部7月14日公布的《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从调整住房结构着力,明确了一直困惑市场的“90平米”和“70%”两个关键概念。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70%比例的要求适用于年度城市开发总量。同一天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严控商品房预售,强化了对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的查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后,10日内开始销售。 “九部委细则”中关于落实廉租房建设的意见也得到了落实。《财政部等部门要求各地从五个方面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明确提出,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镇廉租住房建设,具体比例是按照当年实际收取的土地出让总价款扣除实际支付的征地补偿费、拆迁补助费、土地开发费、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以及土地出让业务费后余额的5%左右核定。 此外,近日来被各大媒体曝光的六部委《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剑指对我国房地产过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外国投资者。在市场准入、经营管理和购房等方面作了明确规范,并强调将加强结汇管理。 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可预期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已大半出台,一张政策“大网”也初步形成。尽管许多地方还有待完善,但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专家称,最重要的还在于地方政府的刚性落实,避免政策磨损,未来几个月将是考验地方政府的重要时期。 “退烧”迹象不明显 尽管政策的集中“亮相”给市场以强悍震动,但由于政策的延后性,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楼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退烧”迹象,部分热点城市的楼市“高温”犹存。 国家发改委、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环比上涨0.7%,同比和环比涨幅均与上月持平。深圳和北京涨幅达到两位数,分别同比上涨14.6%和10.1%。 深圳房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普通商品住宅价格为7119.3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8.94%。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7.9%,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8.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5%,同比分别提高1.3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上海的房价有所松动。上半年,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 从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旧过高。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95亿元,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北京今年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7.2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64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上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9.9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583.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1%。 但不容忽视的是,房价和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在减缓。上海上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15.1个百分点。 专家预计,在下半年调控政策效果显现的情况下,京沪穗深等地的房价、房地产投资增幅还会进一步趋缓。市场反应是否如此,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