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银国际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银国际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

  2006年第二季度报告

  ■基金管理人: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基金的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2006年7月18日复核 了本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和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二、基金产品概况

  基金简称:中银货币

  基金代码:163802

  基金运作方式:开放式契约型基金

  基金合同生效日:2005年6月7日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1,336,766,329.06份

  投资目标:在保持本金安全和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收益。

  投资策略:根据对宏观经济指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预判,决定资产组合在整体配置,并采用短期利率预测、组合久期制定、类别品种配置、收益率曲线分析、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滚动配置策略、先进的投资管理工具等多种投资管理方法,以《基金法》、《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本基金合同以及基金管理人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为决策依据,将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作为最高准则。

  业绩比较基准:税后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1-利息税)× 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品种,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率都低于股票,债券和混合型基金。

  基金管理人名称: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一)主要财务指标(未经审计)

  (二)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变动的比较

  1、本报告期基金净值收益率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比较

  注:本基金收益分配按月结转份额

  2、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收益率与业绩基准收益率历史走势对比(见附图)

  四、管理人报告

  (一)基金经理简介

  基金经理简介:苏淑敏(Tina SO)女士,投资总监兼中银中国基金和中银货币基金经理,中国香港籍,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会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1992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的中美中心进行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及政治理论的研究工作。拥有19年投资管理经验;加盟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投资产品科总监;曾任英国施罗德宝源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投资管理部主管、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顾问等职。

  (二)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性报告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循本基金基金合同,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无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三)基金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说明

  1、市场分析

  2006年第二季度,短期利率整体处于一个持续上行的通道中,7天回购利率从1.618%上升到2.081%,上升了46bp;1年期央票利率从1.9992%上涨到2.6378%,上升了64bp。在此期间,央行为了抑止经济过热的趋向,于2006年4月27日公布提高贷款利率27bp,于2006年6月16日公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整个二季度市场都处于对央行会进行货币紧缩的预期中,市场利率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

  分析未来市场短期利率水平,有两个方面的因素比较关键。第一个因素是央行提高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是否会有所减缓,如果6、7月份的信贷投放与货币供应量数据看起来依然增长非常强劲的话,央行可能会快速做出反应,继续进行货币紧缩。分析商业银行接下来的信贷行为,的确比较难于判断,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现状和2003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资金紧缩的影响来看,央行前期采取的一些措施应该会起到一些作用。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央行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提高1.5%,冻结资金大约4500亿,并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此后的信贷投放及货币供给的确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今年二季度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冻结资金1500亿元,分别在5月中旬和6月中旬进行两次定向票据发行共2000亿,虽然不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5%的紧缩力度,但是近期新股密集发行使得大量资金开始重新滞留在一级市场申购上,再加上通过回购融资的部分,一级市场冻结新股申购资金大概2000亿。如此算起来,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紧缩规模大于上次,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应该会受到影响。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的商业银行和2003、2004年不同,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建行、交行、中行和工行,通过大举不良资产的剥离,目前的资本充足率都已经高于8%,而且已经或者正在准备上市,上市之后的赢利压力较大,这些商业银行在央行劝告下是不是依然会继续大规模的信贷投放,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因此,需要密切关注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如果数据看起来依然很强劲的话,我们预期央行会继续果断紧缩,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或者提高存贷款利率的方式。

  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是美国本轮加息周期是否会在本次或者下次加息之后停止。目前美国的宏观经济喜忧参半,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走向以及美联储是否需要继续加息的分歧比较大,由此来看,美国的加息周期拐点即将出现,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会在下次加息之后暂停加息。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和美元一年期LIBOR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利差,在3%附近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不超过上下30bp,目前美元一年期LIBOR利率为5.69%附近,减去3%的利差之后和我国一年期的央票利率相差不多。如果美元一年期LIBOR在美联储下次加息之前维持在目前水平的话,会让我国近期1年期央票利率有一个短暂的企稳。

  整体来看,对于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我们认为,在维持一个整体稳定的市场利率水平下,短期利率会先企稳回调,然后在新的紧缩预期下再次上升。

  2、投资策略

  2006年第三季度,我们会继续坚持稳健的配置原则,在较好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基本维持本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除了会继续之前增加货币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方式,积极争取高收益率短期融资券之外,我们会利用三季度的一些利率回调的机会,减持一部分相对较长期限的债券,使组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此外,我们还会不断开拓其它合法合规、提高投资收益率的渠道,并积极关注一些新产品给货币基金带来的投资机会。

  五、基金投资组合

  (一)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二)报告期债券回购融资情况

  (三)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

  1、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违规超过180天的说明:本报告期内无。

  2、期末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分布比例

  (四)期末债券投资组合

  1、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2、基金投资前十名债券明细

  (五)“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偏离

  (六)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1、基金计价方法说明

  本基金估值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即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

  本基金采用1.00元固定单位净值交易方式,自基金成立日起每日将实现的基金净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人,并按月结转到投资人基金账户。

  2、本报告期内货币市场基金持有剩余期限小于397天但剩余存续期超过397天的浮动利率债券的声明: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持有剩余期限小于397天但剩余存续期超过397天的浮动利率债券的摊余成本均未超过当日基金资产净值的20%。

  3、本报告期内需说明的证券投资决策程序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不存在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在本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也不存在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况。

  4、其他资产的构成

  六、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七、备查文件目录

  (一)本基金备查文件目录

  1、《中银国际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2、《中银国际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招募说明书》

  3、《中银国际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托管协议》

  4、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二)存放地点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住所并登载于基金管理人网站www.bociim.com

  (三)查阅方式

  投资者在开放时间内至基金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住所免费查阅,也可登陆基金管理人网站www.bociim.com查阅

  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日

  中银国际货币市场基金累计净值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历史走势对比图(2005.6.7-2006.6.30)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