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工行将创造第三种上市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9:04 金时网·金融时报

  7月13日,本报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A股承销商那里了解到,工行即将发行A股的承销商已选定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4家老牌券商,由其联合承销工行A股。工行在境内外发行上市工作似乎已“箭在弦上”。

  据工商银行香港上市保荐人透露的消息,在内地监管层的大力推动下,工行正在研究是否采用“A+H”股同步上市的方式,并于近日向国务院递交上市方案和上市申请。

  知情人士还透露,一旦本周能够得到国务院批复,那么工行将在下周递交上市申请。按计划,工行拟增发A、H股总共不超过经扩大股本的15%,募集资金约12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约合960亿元至1200亿元人民币)。

  工行是否采取“A+H”股同步上市新模式成关注焦点

  在建行H股2005年10月27日香港上市、中行H股和A股分别于6月1日和7月5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之后,即将在内地和香港分别进行IPO的工行,是否采取“A+H”股同步上市新模式,成了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日前有媒体援引有关管理部门人士的话说,“工行很可能将采取不同于中行相隔一个月两地上市的方式,监管部门倾向于工行在香港、上海同一天挂牌上市。”“工行融资规模应该会超过中国银行,A股至少不会低于200亿元人民币。”该人士称,到底多大规模以及两地融资比例还取决于监管当局的最后批复。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工行“A+H”股同步上市,是否就可以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的3家国有

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过程创造了三种不尽相同的上市模式。建行是第一家H股全流通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行是第一家先后完成H股+A股上市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而工行将是第一家实现“A+H”股同步上市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中行A股上市后,国内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要求工行先发行A股或者A+H股同步上市的呼声逐渐高涨。这源自中行A股上市后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示范效应。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工行若采取“A+H”股同步上市的方式,将使A股、H股的价格更加接近或达到一致,国内广大投资者购买工行A股的成本与境外投资者购买工行H股的成本接近或一致,可以更好地分享国有

银行改革的成果和其发展成长带来的回报。

  内地中小投资者希冀“分一杯羹”

  此前,中行A股较其H股发行晚约一个月,使中行A股价格略为高于其H股价格,内地投资者不得不多付出一些投资成本。显然,如果工行采取“A+H”股同步上市的方式,更有利于香港和内地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在“三公”原则上达成利益均衡。这或许是境内外各方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行6月下旬网上发行A股时,本报记者到财富

证券北京的一家证券营业部作过现场采访。记者采访过的一位姓刘的投资者,他在6月23日当天申购中行A股8000股。6月29日上午他告诉记者,当天他一大早就看报纸,发现中行A股的中签率才1.94%,太低了,自己没有中签,还是认购量太小了。

  7月13日,姓刘的投资者再次对记者表示,他希望工行采取“A+H”股同步发行方式,并且希望发行A股规模超过中行A股的计划,他说,这样中小投资者将有更大的热情投资工行A股,并增加“中签”的机率。他更进一步希望,内地监管部门要学习香港监管部门的做法,让每一个参与投资工行A股的投资者都能保证至少能获得“一手”。这不仅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应有举措,而且是保障证券市场真正实现“三公”原则的本来内涵。

  要让内地投资者“一人一手”有一定难度

  从今天有关方面披露的信息来看,监管部门不仅希望工行的A股、H股可以“同股同价”,而且希望增加A股的新发行规模,如果工行A股的发行比重不再是“非常小”,就能使更多的国内投资者可以享受到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果。也就是说,要让A股成为工行的“主上市目的地”。

  但有专业人士分析说,要做到工行A股让内地投资者“一人一手”,是有难度的,但不是不可以的。首先要增加工行A股的发行比例和规模,不能像中行那样只发行较小比例的A股。其次要改善发行方式和发行结构,如不能像中行A股发行时允许机构投资者既参与网下配售,又参与网上发售,而广大散户投资者只能有一次机会参与网上认购。承销商不要怕“麻烦”,可多分配一些股份给广大散户投资者认购,让每个想参与认购工行A股的投资者都有中签的“制度安排”。再次,要从技术上调整一下有关软件设计方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