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成都中产痛并快乐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0:50 金融投资报

  有一种标准这样描述中产阶级生活: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足;人们的生活愉悦感很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有一套公正、公平的价值体系;人们有自己的信仰。这些标准归结为最后的目标:这个社会的成员是幸福的、自豪的、安定的、团结的。

  据四川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关于中产阶层的专项调查和推算,2005年,四川省中产阶层家庭比例不到12%,比例较小,远远没有形成一个稳定而庞大的社会群体。那么生活
在休闲成都的这一群体的人们正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老百姓又是如何界定身边的中产阶层呢?

  成都中产标志

  房子、车子和孩子

  在各个时代,人们都有不同的“三大件”象征中产人群的财富:从七十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八九十年代的电视机、洗衣机、电

冰箱,再到新世纪的“三大件”——车子、房子和孩子(教育),由具象产品到抽象服务,从百元等级向千元等级再到万元、十万元等级的演变,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发生的沧海桑田的巨变,也投射出百姓生活方式的变迁历程。

  记者在人流量较大的春熙路上对30位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有16人认为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50万以上或者个人总体年收入达10万以上就能算得上是中产阶层;有8人认为拥有价值在50万以上的房子、10万元以上私人轿车就是中产阶层,有4人认为子女从小就读贵族学校属于中产,另外,有2人认为拥有自己的实业公司的是中产阶层。市民王小姐形象地将成都中产阶级的生活形容为——住在新里.维多利亚,开着

标致206送小孩到金苹果幼儿园接受教育。

  舒适中产

  享受快乐生活

  近日,有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七城市中,成都中产者则相对安逸,这与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密不可分。

  刘先生在成都一家媒体就职,月薪4000元,再加上额外收入,月入5000元有余。“这个收入水平在成都应该算不错了,生活过得豪华奢侈说不上,但舒适绝对没有问题。”

  中国古代就有“少不入蜀”的说法,意思是怕成都的悠闲误了年轻人的前程,刘先生说:“由于在成都没有过于激烈的竞争,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中等水平收入大概是月薪3000元到5000元,收入较高的大约在7000元到10000元之间。”

  刘先生新婚不久,在二环路地段,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10万元,每月还贷款1800元左右。“泡吧、看电影是我平时主要的娱乐方式。” 刘先生对自己舒适的生活非常满意。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不少人与刘先生一样,对于成都生活的舒适与富足津津乐道,据记者了解,这类中产阶层对生活的无忧无虑来源于他们的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因此对生活的忧虑较少。

  另类中产

  美丽标签下的焦急

  面对市民对成都中产阶层的界定标准,许多市民眼中的中产阶层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28岁的王景是新里.维多利亚的业主,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外资企业,经过几年的拼搏,有了一些积蓄。去年年底,一套50多万元的房子买下来,王景立即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房奴,另外还欠着银行40多万元的贷款。“别人看不到我的压力,他们仍然习惯于把我看成是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一员,因为我有着8万元的年收入(完全进入了6万元~50万元的中等收入者划界线),但实际上,我现在每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但扣除银行3000多元的按揭款、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电话费和上网费,以及日常诸多的其他消费,每月实际上所剩无几。一旦家里有人生什么大病,我就会滑落到另外一个社会群体中去了”。 王景用“住在中等收入者的社区,过着低收入者的日子”形象地概括了她尴尬的社会身份。

  与王景有类似情况的成都某网络运营总监肖磊告诉记者,半年来在饭桌上他不再和朋友抢着埋单,想打一次

出租车都要盘算上好几分钟,连剪发也要选择一个低档的理发店。“我有时真的想把房子、车子卖掉了事,但又不甘心。”肖磊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极具休闲气味的成都中产阶层比较注重个人条件的改善,而类似王景的成都中产对于自己生活的忧虑来源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他们的工作一般都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职业,但是他们对以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却非常迷茫。本报记者唐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