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指数新高确立阶段强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5:44 中国证券报

指数新高确立阶段强势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上海报道

  在中行发力拉动下,周二沪综指尾盘强劲反弹,1745.81点的收盘点位创下了两年多来的收盘新高。虽然中行对指数贡献较大,但市场走强并非完全依赖于中行,深综指同时创出新高就说明了这一点。昨天深综指以全日最高点446.58点报收,也创出了两年多来的新高,同时创出新高的还有深市新指数和中小板指(资讯 行情 论坛)数。两市合计成交约416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略有放大。

  中行经过上市初期的震荡后基本企稳,后市有望真正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中行本周已走出了两连阳,昨天涨幅达到了1.35%,成为拉动沪综指的最主要动力,盘中3.78元的价格也接近了上市首日的收盘价。由于目前中行A股和H股价格基本接轨,下跌空间基本被封杀,不过中行目前的估值水平并不低,短期内也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在

人民币升值趋势延续的背景下,后市很可能保持稳步攀升的态势,这也很可能奠定未来一段时间大盘运行的主基调。

  6月份我国外贸顺差达到了创记录的145亿美元,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可能被进一步强化。

人民币汇率破八后有加速升值的趋势,新的外贸数据带来了进一步的升值压力,近期
房地产
股的走强就反应了市场的这种预期。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提升国内资产的价格,但出于稳定考虑,人民币升值又很难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这会导致升值预期长期延续,这一因素又会使得国际资本长期保持净流入,并通过外汇占款的方式导致国内流动性进一步增加,这将从资金面上给未来市场带来持续上涨动力。

  由于中报已进入披露期,业绩因素也成为影响近期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究竟该如何看待中报行情,市场分歧较大,而分歧所在并不仅仅在于业绩。单纯从业绩因素来看,中报整体难以给市场带来很大上升动力,围绕业绩而进行的分化很可能成为近期中报所带来的最主要影响。相对于中报业绩,市场更为关注的是股改的制度性溢价,对公司业绩改善的长期影响。在非流通股将逐步开始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有意识地“漏出”利润的行为将逐渐得到改变,上市公司盈利将逐渐回归本来面目。同时在流通价值得到大股东重视后,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以及整体上市将成为一种趋势,相关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很可能因此发上根本变化。因此中报虽然可能引起个股走势出现分化,但并不会对当前行情带来根本性影响,股改制度溢价才投资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所在。

  由于新股发行呈加速之势,限售股又逐步进入解禁期,更为重要的是股指累积涨幅较大,这的确都给当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调整压力,不少研究机构都对下半年行情出言谨慎。如果仅从技术上来看,市场的确有调整要求,而调整的发生也只是早晚的事。但在市场长期趋势已定、资金面持续宽松的情况下,这种调整无论从时间还是幅度来看都很可能小于预期。而从短期来看,中行企稳、题材股活跃都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氛围,有限的调整很可能在股指进一步创出新高后才会进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