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融资融券业务启航在即 > 正文
 

融资融券传南辕北辙之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3:17 第一财经日报

  对于即将实行的融资融券,相关各方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解读

  融券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融入券者(客户)的盈利模式会损伤融出券者(券商)的利益;第二,目前券商对待融券的选择基本是自营标准,也即财务型投资者的眼光,而不是战略投资者,这是导致分歧的根本原因

  本报记者 陆媛 发自北京

  证监会上周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之后,客户和券商相关各方对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期望和解读,而对融券的分歧更大。

  融券何其难

  “目前开展融券业务的确有麻烦。”证监会一位官员昨日表示,“融出券这方到底能包括哪些金融机构呢?证券公司自有券不多,肯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关键是我们想知道融券的空间有多大,到底什么券准许被融?”一位上市公司证券投资部的主管对《第一财经日报》抱怨。

  “现在很多客户认为,只要他们想融的券,我们都应该有,没有也应该去买,不光客户这个想法,我们营业部经理都是固化了这个想法。但是我们作为试点公司,将如何选择建立股票池呢?第一,以自营的标准去选择,也就是说这些都是自营券;第二,考虑长久持有这些证券,才可能暂时融出去,但现在作为财务型投资者,融出券后,如果被成功做空,那么带来的损失是我们的,而且一点点融券费用不足以补偿我们的损失。”一位有望成为融资融券试点券商的业务主管对记者也发出了抱怨。

  对于融券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融入券者(客户)的盈利模式会损伤融出券者(券商)的利益;第二,目前券商对待融券的选择基本是自营标准,也即财务型投资者的眼光,而不是战略投资者,这是导致分歧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目前的证券市场上,融入券者,就是看空者,就是做差价,但是我们作为财务型投资的融出券者,客户的盈利模式正是我们的亏损模式。”一位融资融券草案参与设计者向记者解释,分歧的根源正是战略持有与财务持有证券的区别。“境外这些持有证券的机构都是属于战略性投资者,而不是财务型投资者,他们打算战略长期持有该证券,不是炒作,而是想拿分红分享成长成果,无论该证券涨了跌了都不卖,所以中途可以把这些证券借出去,收点费用,最后这些证券还原封不动是他们的。比如说在香港,大家会战略持有汇丰,所以融券对他们来说不造成损失,在他们眼中,只要标的本身是不变的就万事大吉,再多赚一笔融出券的费用何乐不为呢?”该人士表示。

  关于谁会成为试点券商来提供资金和证券的借贷,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首批一共5个名额,虽然最近6个月净资本超过12亿元的不止5家,但是最终名单应该包括中信、中金、国泰君安等。”

  阳光融资

  对于融资,监管层的想法是以正规的、获得许可的证券公司融资来取代非正常的来源。

  对于将占优势的融资业务,券商这方显得比较有信心。“相对于融券来说,融资业务会比较多发生一些。我知道以前的三方监管可以融资,而且也知道现在还有些营业部可以很方便地但是不能公开地融资,因为这是违规的。监管层的想法正是想把这种违规的、地下的融资方法拿到桌面上来,取代非正常的来源。”

  “此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1:0.9或者1:0.8的比例融资,利率是15%。我们一般的平仓线是65%,也有50%的。别忘了,你是在用别人的钱做,判断错了,就是双倍的错误。”一位大户表示。

  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正规融资还是地下融资,带来的压力都是一样的。“融资以出乎你意料的方式改变你操盘的心态,这跟你用自己的钱操盘的心态完全不同,你会不由自主变得急躁难耐、患得患失。”一位操盘手慨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