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权证频道 > 正文
 

权证投机泡沫畸大终将破 投机者将带来深刻教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0:44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翔

  尽管风险已近在咫尺,但仍有人敢玩“火中取栗”的游戏。G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昨日发布公告,提示万科认沽权证的风险,该权证却大幅反弹11.03%。不过,短线的操纵无法改变泡沫破灭的必然趋势,形同废纸的绝大多数权证将给投机者带来深刻的教训。

  危险的“博傻游戏”

  若要形容去年8月以来权证市场的整体表现,或许用 “赤裸裸的投机”尤为贴切。炒作一只股票,庄家至少还要挖空心思地编造一个动听的故事,而在权证市场上,除了资金,似乎什么都不需要。

  炒作权证的理由也很简单:其一,市值低。根据昨日收盘价与最新份额计算,27只权证中,15只权证的市值不足4亿元,很小的资金即可“玩转”权证;其二,T+0交易;其三,具备较高的杠杆效应,波动幅度大。正是由于以上特点,使得绝大多数权证都成为主力手中的炒作工具,价格远远脱离其理论价值。因而市场上也就出现了蝶式权证比翼齐飞、正股与认沽同涨的离奇现象。

  不过,与股票相比,权证有其致命的弱点:股票的故事可以推陈出新地不断讲下去,而权证的存续期却是确定的。随着存续期的缩短,权证泡沫的破灭必然会到来。作为去年以来第一只上市且始终无创设之忧的权证,宝钢JTB1(资讯 行情 论坛)曾有权证龙头之称,5月中旬,该权证还创出2.38元的历史新高,但短短30余个交易日后,它已创下了0.62元历史新低。万科HRP1(资讯 行情 论坛)昨日收盘价与上市首日收盘价相比,则已跌去82.6%。

  这两只权证逐波下行的走势表明,尽管权证的短期价格可以被操纵,但随着剩余期限的缩短,其价格向内在价值的回归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理论上讲,由于内在价值为零,万科HRP1到期时将跌至0.001元的价格底线,接下来就是该权证从证券账户上彻底“蒸发”掉。

  对宝钢权证(资讯 行情 论坛)而言,虽然目前有0.05元的内在价值,但0.689元的价格与之相比显然太高,因此震荡回落仍是主要趋势。不过,与万科认沽权证相比,宝钢认购权证略有不同。万科权证到期行权必定亏损;而宝钢权证却不然,只要持有者坚定地看好G宝钢(资讯 行情 论坛),那么他仍可以执意行权,然后耐心地等待由亏转盈(即正股价格超过行权价加上权证成本价)的那一天。当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作法,理性的选择应是卖出权证而买入正股。

  莫若转向价值投资

  对于认沽权证和多数认购权证来说,炒作者恐怕九亏一盈,而真正的大赢家却是守株待兔的创设券商。

  不过,在牛市氛围下,部分认购权证仍然蕴含了潜在的盈利机会,是投资者相对容易把握的价值投资机会。今年上半年最让投资者印象深刻的事例,就是五粮YGC1上市初期超过600%的涨幅。该权证的表现生动地展示了“看好正股,就买认购权证”这一投资原理。

  当然,投资认购权证的前提条件也很关键:首先,溢价率不能太高,否则就已经提前透支了股价上涨的空间;其二,剩余期限足够长。以武钢JTB1与包钢JTB1为例,两只权证的溢价率都在22%左右,但由于后者的剩余期比前者多出128天,因此其关注价值也就明显高于前者。

  事实上,目前认购权证中溢价率最低的万华HXB1已经成为主流机构的价值品种。2004年以来一直重仓持有G万华的东方证券,在万华HXB1上市后没多久就出现在重仓持有人名单中(即持有比例不低于5%),而从上周三开始,安顺基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对这两家看好G万华的机构来说,配置溢价率仅3.2%的万华HXB1,显然比配置正股更具盈利空间。

  名称 代码 收盘价 隐含波动率 溢价率(%)

  五粮YGP1(资讯 行情 论坛)0380041.04261.6%51.57

  中集ZYP1(资讯 行情 论坛)0380060.93155.5%45.53

  万华HXP1(资讯 行情 论坛)5809931.19168.8%43.3

  茅台JCP1(资讯 行情 论坛)5809901.1577.5%42.93

  雅戈QCP1(资讯 行情 论坛)5809920.54974.9%42.89

  万科HRP10380020.151110.5%38.82

  首创JTB1(资讯 行情 论坛)5800042.01113.3%32.99

  钾肥JTP10380081.6654.2%32.29

  招行CMP1(资讯 行情 论坛)5809970.35540.6%31.39

  目前溢价率最高的权证

  数据来源:天相投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