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PK建设部:谁动了谁的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时寒冰 7月3日,建设部兴高采烈地公布了“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住房建设继续较快发展,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升至26.11平方米(北京为32.86平方米)。然而,建设部公布的数据很快被统计部门“叫板”:截至2005年底,北京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9.5平方米,建设部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北京城镇居民住房平均水平。
原来,建设部统计时用的是建筑面积、非农业人口,而统计部门用的是使用面 积、城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相比而言,显然前者得出的统计结果更光彩照人,更让建设部有面子,而后者则更贴近实际,更为客观。建设部原本想通过统计数据昭告自己的功劳,没曾想,数字下的政绩犹如肥皂泡,一会就被统计部门戳裂了三、两个,其郁闷可想而知。 其实,近年来,建设部和统计局差不多成了一对“冤家”,两者公布的统计数据经常打架。比如,对于商品房空置率,两者一直争议不断,因为它们对空置及空置率概念的理解就截然不同。国家统计局认为,空置面积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部分,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可供出售和出租而未售出或租出的房屋面积。而建设部则认为,竣工1年以内的作为待销商品房,1年以上3年以内的作为滞销商品房,3年以上才被作为空置积压房。 显然,依照这两种标准来算,建设部得出的空置率会远远小于统计局公布的空置率。由于在空置率理解上争执不下,对于统计部门公布的空置率,建设部干脆玩起了太极。建设部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说:“空置率不管是百分之多少,是算不出来的。因为国外空置率有严格的分子、分母界定,而我们的分子分母跟国外特别不一样,所以怎么算都不合适。”太极手一推,算出空置率似乎就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言外之意,既然空置率是算不出来的,你统计局不管怎么忙活,得出的数据都是不可信的。 统计局与建设部的PK,说到底是利益和话语权之争。仍以空置率为例,空置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房地产市场投机、投资的严重程度,倘若空置率高,中央可能据此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而这恰是建设部最不愿意看到的。最要命的是,倘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成为中央制定相关政策和公众研究房市的依据,统计部门就掌握了房地产市场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话语权,就动了建设部的奶酪,这同样是建设部不愿意看到的。建设部更愿意自己掌控着与房地产相关的话语权。 建设部自己统计自己,同样也动了统计部门的奶酪。倘若其他部委都像建设部那样自话自说,统计部门岂不是被边缘化? 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由于深陷利益之中,建设部很难像统计部门那样保证统计的客观,事实上,建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经常遭到公众的质疑,建设部倒不如主动避避嫌。统计部门是专业的统计机构,在统计方面更专业一些,统计又是其职责所在,由统计部门来完成相关统计工作,也属理所当然。 鉴于统计部门与建设部门公布的数据“打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混乱。不如明确一下:把统计的给统计局,把建设的给建设部,各司其职,岂不两全其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