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各地开始陆续叫停银证通业务 各方利弊争辩不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斌 发自上海

  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近日下发了《关于落实〈证券法〉、规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经纪业务有关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正是由于这则《通知》,各地开始陆续叫停银证通业务。

  银证通俗称“存折炒股”,是指银行通过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推出的一项方便客户证券买卖的中间业务,即客户无须到券商处开立保证金账户,而直接利用其银行卡账户上的资金,通过银行和券商的相关渠道进行证券委托和查询。正是由于其便利性,银证通自开办后就迅速发展壮大。

  细读

证监会这则《通知》,其中一至五条详细列举了今后将被大力查处的几种违规情况,从开设证券交易账户直至资金的清算,以及客户资料保存,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指向实行多年的银证通业务。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以客户身份就此致电几家银行服务热线,接线员均向记者表示目前不推荐办理银证通业务。尽管有几家券商尚在办理之中,但是接线员仍向记者表示,客户对此应当持观望态度。尽管各个银行所报出的目前已经停办银证通业务的券商有所不同,但是从所报出停办银证通的名单来看,券商应当是在积极推进停办这种业务的过程中。

  光大银行证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银证通业务对推动银证合作、方便投资者、发展新增客户群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银证通业务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银证通在开户、证券交易协议签订、资金清算交收等几个环节与去年通过的新修订的《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不完全相符;其次,由于银证通技术架构原因,环节多,一旦问题出现,银证很难界定责任;第三,银行大机系统精度高、容量大,但实时性要求不如券商高,在银证间数据交换量加大时,系统容易出现阻塞。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表示,在银证通的模式下,客户保证金以储蓄存款形式存在,证券公司不能完全了解客户证券投资资产全貌,不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涂勇也认为,叫停银证通应该是利大于弊。因为银证通业务的办理属于混业经营,这么多年的经营一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叫停银证通可以减少银行资金介入证券市场,对于资金起到了一个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变革,叫停银证通也可以帮助证券公司更好地进行专业化经营。

  那么,既然银证通业务有这么多弊端,为什么却实施了这么多年呢?

  深圳发展银行综合调研室负责人王凯涛博士认为,叫停银证通可能是与证券公司担心银行抢走客户资源有关。同时,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一些证券公司与银行间因为利益分配而产生的矛盾。

  他认为,叫停银证通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可以规避资金风险,但是金融业之间的混合经营却应当是大势所趋。

  对于银证通业务,银行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系统的设立和维护,在关于银证通的宣传上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双方的混合经营本应当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银证通的叫停,银行方面感到有点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