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上半年基民爽盆满钵满 下半年临调整应该咋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1:06 新文化报

  一转眼,2006年已悄然过半。由于2006年上半年承接了2005年下半年以来,最高管理层对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良好形势,使得股票、债券等市场异常繁荣。同时,使得拼杀其中的各大基金公司也收入颇丰,这让基民们的腰包着实鼓了起来。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基民:“2006年下半年各种基金的投资环境可能在金融紧缩、政策变动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下出现不同改变,所以基民的投资思路也应该作出相应调整。”

  偏股基金:注意新老结合

  

  股市的异常火爆,让偏重股票投资的基金公司为基民带来了非常丰厚的收益。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9.50%,指数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3.34%,偏股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5.67%,平衡型基金平均业绩为57.21%;不过,正是这样的超额收益,让不少基民心里犯起了嘀咕。

  “我是不是该卖了?下半年还能涨了吗?最近发行了不少新基金,手续费还低,能不能换一些呢?”基民王小姐心里出现疑惑。

  对此,相关人士指出,下半年个股可能会出现明显分化,这样也会导致基金的收益出现分化,由于配置理念不同,有些偏股基金可能会落后于大盘。基金界人士表示,由于整个市场重心抬高,下半年选股可能较难,对一些基金经理来说是个真正考验。

  在策略上,基金界人士认为,有王小姐这样想法的基民很多,她建议这些基民在下半年应该这样操作:即注意基金的投资品种是不是已经整体走高,如果是应该果断减持,反之则可以继续持有。同时,关注一些名牌公司的新发小盘基金。综合来看,做到新老结合,调整基金配置的单一化,将风险降到最低。

  货币市场基金:或会出现转机

   对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他们的首选,不过该品种一年来的表现却让他们很失望,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业绩仅为0.9187%。“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已整整一年都往下走了,现在才1.9%,不知道下半年还能降不?”基民刘先生懊丧地说。

  “自管理层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规范以来,收益率下降的形势确实很严重。”相关人士指出,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可能已经跌到底了,因为近日IPO的重启,将导致货币市场回购利率上升,如果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来说,可以配置到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收益自然不用说了。而另一位相关人士则更加乐观,认为货币市场基金收益回暖已成定局,甚至乐观地认为平时消费多使用信用卡,在还款日附近时赎回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现金管理功能目前正有用武之地。

  债券型基金:避风港功能凸显

  

  尽管上半年以来,受到央行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债市出现大幅下跌。但数据显示,债券方向基金的表现却不错,其中偏债型基金平均业绩为27.83%;而债券型基金,平均业绩也达到10.88%。

  “股票市场下半年的波动将加大,机会多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相关人士认为,当市场不稳定出现震荡时,债券方向基金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经验告诉我们。此时投资债券方向基金,可以避免由于市场不稳定可能造成的投资失误,同时又能获取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不过要注意配置的比例,毕竟根据经济数据来看,下半年金融紧缩政策依然会继续出台,债市的低迷不见得有很好的恢复,所以像上半年一样的高收益在下半年里可能不会出现。”

  封闭式基金:含权因素坚决持有

   随着封转开越走越近,封闭式基金的收益价值正在不断提升,重点体现在净值收益率的平稳上涨以及分红能力的扩大方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4只封闭式基金平均业绩增长49.31%,分红率达到85%。“按照基金法‘符合条件的基金一年必须至少分红一次,最低分红比例为基金已兑现收益的90%’的规定,今年全年,封闭式基金很可能会实现大面积分红。”某基金经理表示,若同时考虑封闭基金的折价率因素,则投资者按照二级市场价格投资封闭式基金,其分红收益率将成倍于投资

开放式基金,同时可能存在分红后大幅填权的可能。除分红以外,封转开因素依然主导封闭式基金下半年的走强,折价率的进一步缩小是一定的,投资者应该坚决持有。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