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沪指瞬间过千七 中行成了大忽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 15:19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陈恩挚 来源:中国经营报

  7月5日上午9点15分,申银万国证券上海莘庄营业部。

  尽管窗外暴雨如注,但并没有影响股民关注中国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1988)上市的热情。股民老陈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着投资策略:“如果开盘在3.6元以下,我会抓住机会买
进。”

  9点25分,“看到了!开盘3.99元!”水泄不通的营业部大厅里有人指着大屏幕嚷着。

  中行上市首日较发行价3.08元上涨了29.55%,由于上市当天就计入上证综指,导致上证指数一开盘就站在1755.22点,跳空高开达73.68点!

  “这是历史性的一天,随着大盘蓝筹陆续上市,沪综指大幅攀升将成为一种常态。”某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后涨到2000点、3000点都有可能,不过沪指也将失去其参考意义。”

  赚了指数赔了钱

  “开盘这么高,看来我们没有机会了。”老陈有些失落。不过,看到大盘指数,老陈即刻兴奋起来。此前一周,沪指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十一连阳”,7月5日的开盘似乎又给老陈带来一些幻想空间。

  9点30分,大屏幕开始闪动。“4.01元”、“4.02元”、“3.97元”,中行股价每有变化,记者都可以听到营业部大厅的某个方位传来喊声。尽管没有中行股票,老陈还是忍不住关注中行股价的变化,但不久,他就看到中行开始下跌。

  当老陈回过神来看自己的G民生(600016)时,G民生已经呈急跌态势。同时,中石化(600028)等指标股也开始下跌。营业部大屏幕上,绿色开始成为主基调。

  “昨天我买了些G民生,本希望今天它跟着中行涨起来,没想反而跌了。手头其他几只股票也或多或少都在下跌。”然而看到屏幕上大盘指数比昨日还涨了几十点,老陈显得有些迷茫。

  “作为超级大盘股,怎么可以一开始就开得那么高,太害人了。”一位股民忍不住对记者抱怨。

  10点15分到11点,营业部大厅渐渐空荡起来,人们开始悄然离去。

  7月5日收盘时,中行收于3.79元,较发行价上涨23.05%;当日沪综指高开之后一路下滑,最终报收1718.56点,比起上个交易日上涨37.01点。

  正如先前市场普遍预期,沪综指借中行上市轻松冲破1700点,创下本轮行情新高。然而,当天盘中多数股票都处于下跌中。据测算,抛开中行对指数的影响,当日沪指实际下跌20点以上。

  中行成“罪魁祸首”?

  中国银行上市后计入上证指数的股本数为1778.19亿,影响指数的权重约为20%,此前的“领头羊”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600028)影响指数权重退居其后,大约为11%。据测算,中行每上涨1分钱,沪综指将上涨0.81点。

  一些机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行首日上市的高定价以及上市首日的走势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中行权重的作用下,股指跳空高开70多点,巨大的涨幅本来就引发了投资者指数恐高。随着中行下跌,股指高开低走的走势对投资者又形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从而对市场造成了冲击。”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经理郑拓向记者分析说。

  对于7月5日的走势,“可能是机构投资者借助中行首日上市指数虚涨掩护抛货,引发了这次调整。”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汪盛认为,沪深股市持续上涨,众多股票累计涨幅较大,获利回吐压力不小。经历了中行上市前一段时期上涨之后,一些股票的基本面已经不足以支撑股价进一步向上。而7月5日中行及其主导下的大盘走势更是促使当日成为获利盘回吐的时点。

  指数计算方法遭质疑

  “新股上市首日便计入指数,这种做法非常不合理,”郑拓表示,“指数是代表证券的平均价格水平。新股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都有一个较大的差价,像中行这样的大盘股首日就计入指数,必然引起指数失真。”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及有关部门曾先后表示,国家支持已经在境外上市的H股公司重回内地上市。可以预见,除了中行以外,中国工商银行、中石油等一些“重量级”企业也将陆续在A股上市。

  “如此一来,由于新股首日波动性都较大,由大盘股上市引起的指数失真和对市场负面影响将可能成为今后A股市场的常态,”一位市场人士担扰,“这次中行的上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稳,但谁能知道下一次大盘股上市将出现多大的波动?”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上市新股于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计算的规则是从2002年9月23日开始实施的。而原来的规则是上市新股于上市次日才纳入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的计算。

  据了解,那时

新股发行实行的是市值配售政策。当时,管理层认为上市新股普遍向二级市场进行全额配售,使得一二级市场差价收入实际上完全归于拥有股票市值的投资者所有,所以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实际收益水平。

  “但事实上,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已经发生变化。从目前新股申购情况来看,与普通投资者不同,机构同笔资金可以网上、网下重复申购,同时,保险、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机构及许多临时资金仅停留在一级市场,并不能真实反映二级市场的实际收益。”上述市场人士认为。

  上述私募人士则表示,中行对大盘及市场的影响也给我们一个信号。看市场的眼光要变化了,原先以沪综指判断大盘趋势的习惯可能已不适用。投资者应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判断个股的基本面是否支持股价上涨,做个股将成为不断被强化的投资理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